手机版
1 1 1

学习问答 | 16.为什么要丰富和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专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

专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

  二、人间正道开新篇——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6.为什么要丰富和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一代代马克思主义者高擎真理火炬,薪火相传、矢志不渝、接续奋斗,在实践上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逐步变为现实,在理论上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今天,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丰富和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习言习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不断为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道路。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恩格斯深刻指出,我们的理论“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在于始终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在关注和解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中作出新概括、获得新认识、形成新成果。

  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鲜明品格。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丰富发展者。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一直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执着努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就是要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廓清困扰和束缚实践发展的思想迷雾,为党和国家事业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马克思主义大发展的时代。今天,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为当今世界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复杂矛盾和严峻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引领,要求我们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丰富发展。置身历史巨变之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更有责任、更有能力揭示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原创性贡献。

  丰富和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什么都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录来说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说过的就不能说,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同样,根据需要找一大堆语录,什么事都说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说过了,生硬“裁剪”活生生的实践发展和创新,这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思想的长河奔流不息,马克思主义的传承代代有人。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上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在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中,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不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向新的历史高度。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04日 14:43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宿党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