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雅拉香波雪山下的雅砻河谷,草长莺飞,风光秀丽。
走进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扎西曲登社区,一幢幢藏式小楼鳞次栉比,在村中林荫小道上,在麦浪翻滚的田野里,随处可见拍照留影的游客,“面具”下的千年古村正揭开神秘的面纱。
“相传在公元15世纪,藏戏创始人唐东杰布募资修桥时途经这里,创作了雅砻扎西雪巴藏戏,600多年来传唱不息,因此这里也被誉为‘藏戏第一村’。”扎西曲登社区居委会主任尼玛次仁向记者介绍。
鸟瞰扎西曲登社区(2021年7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旦增尼玛曲珠 摄
藏戏历史悠久,是一门集歌舞、表演、说唱、文学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在民间,人们又把藏戏称为“假面具戏”,不同颜色的面具在藏戏中有着不同的含义。雅砻扎西雪巴藏戏属于藏戏白面具流派,在传统藏戏表演中,一般作开场剧目表演,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在我们这里,人人都会表演藏戏,也喜欢看藏戏。”今年49岁的尼玛次仁16岁就跟着师傅白玛顿珠学习藏戏。作为“非遗”传承人,他每天都要指导年轻人排练藏戏:“扎西雪巴藏戏的唱腔曲调和唱词道白不同于其他藏戏,演员所戴面具为黄面具,内容分为出场仪式、正戏和结尾祝愿三个部分。”
扎西曲登社区居委会主任尼玛次仁(左一)指导年轻人排练藏戏(2021年7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陈尚才 摄
扎西曲登社区目前共有129户513人。1951年和平解放前,西藏实行的是封建农奴制,象征吉祥与喜庆的藏戏面具下,隐藏的是广大农奴的辛酸与痛苦。
“那时村里人分为扎西曲登寺的农奴和拥有小片土地的差巴等,多数人世代支藏戏差役。”今年79岁的次仁旺姆记得,他们一家5口人耕种3亩地,住2间低矮的土房。
次仁旺姆一家如今已住上了藏式楼房,一楼有厨房、储藏间、卫生间;二楼有宽敞的客厅,4间卧室。阳光洒进来,十几盆花绚丽娇艳。
“这要在过去,简直就是做梦!”老人思绪飘回解放前:“旧社会,每年雪顿节是拉萨贵族寻欢作乐的时节,恰逢秋收农忙,村里人还得去拉萨支藏戏差,大家不堪重负。我的姐姐索朗卓嘎因为劳累生病,又请不起医生,不幸病故了。”
改变,从1959年开始。这一年,万里高原实行民主改革,扎西曲登村如同西藏众多的村庄一样绝境逢生。昔日的农奴当家作主,分得土地和牛羊,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活热情,依靠自己的双手吃饱了饭,盖起了属于自己的土坯房。
改变,在2005年加速。这一年,湖北武汉援建了村里第一条400米长的硬化村道,群众靠着党的好政策,购买机械参与市场工程或外出务工,日子越过越红火。2016年,扎西曲登村整体脱贫;2020年,安徽援藏和山南市投入近5000万元,在扎西曲登社区实施人居环境提升和打造旅游民宿项目,乡村旅游让这里焕发出新的活力。
扎西曲登社区雅砻扎西雪巴藏戏团在村里为游客表演藏戏(2021年7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陈尚才 摄
“旧社会,我们跳藏戏是让农奴主高兴;而今天表演,却是为了让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更多人过上美好的日子。”为了让扎西雪巴藏戏真正“活起来”,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发展乡村旅游,这些年,曾目不识丁的尼玛次仁自学藏文,整理出近8万字的藏戏剧目歌词、诗词等,培养30名藏戏传承人,村里的藏戏团持续表演时长已经达到8小时。
次仁旺姆的女儿达瓦卓玛,1991年加入雅砻扎西雪巴藏戏团,在舞台上坚持演出30年。“如今我们晚上表演藏戏给游客看,还举办篝火晚会,让游客体验到真正的乡村旅游。”达瓦卓玛说,“我很喜欢藏戏,能跳藏戏是一件幸福的事。”
非遗“牵手”乡村旅游,带给群众的实惠看得见、摸得着。
坐着社区的电动观光车,沿着光滑整洁的青石板路,记者七拐八绕来到了达瓦办的家庭旅馆。
白色的墙,藏式门楣雕梁画栋。推门而入,里屋4间客房收拾得干净整洁,茶歇处、淋浴室、厨房一应俱全,WiFi信号全覆盖。“院子和房子是2020年花了近50万元新盖的,今年开门迎客到现在,已收入2.5万元。”63岁的达瓦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2020年,扎西曲登社区的64户群众开办了家庭旅馆,共有床位440张,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民宿接待为群众创收54.54万元,社区集体经济茶馆创收28.25万元,全社区年人均纯收入达2.8万元。
“民俗旅游增加了群众的收入,也拓展了社区的知名度。”尼玛次仁和其他村干部准备成立旅游公司,统一经营藏戏演出、民宿、旅游接待服务等。
尼玛次仁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人考上了国家公务员,另一人在山南市从事房屋装修。“还好我有两个小孙子。我准备把其中一个培养成雅砻扎西雪巴藏戏传承人。”他说。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