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在北京以南约100千米的地方建设一座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千米的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
建立雄安新区主要的目的就是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把雄安新区打造为京津冀发展的新增长极。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亟须培育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引擎。雄安新区将成为一块新的改革试验田,为解决大城市病提供“中国方案”,争取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子。
从“一纸规划”到“多点开花”
从地理环境上来看,雄安新区地处京津冀区域的中间位置,与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形成了1个小时的通勤圈。雄安还拥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其人口密度低,开发程度低。
雄安将改变过去“摊大饼”的城市发展模式,实行组团式发展。雄安新区坚决不搞土地金融,从而使在雄安工作的民众居者有其屋。
雄安未来将是一座智能城市,它的每一根钢梁、每一个控制阀门都能在虚拟雄安中找到映照。
秉承“先植绿、后建城”的生态环保理念, 未来的雄安新区,将是一个绿色、高效、和谐、宜居的新型现代化城市。
自从2017年备受世人瞩目的雄安新区破土动工之后,数十万建筑工人陆续奔赴建设工地。 霎时,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从“一纸规划”到项目“多点开花”,经过四年来如火如荼的建设,雄安,已经逐渐向人们展露出了它的面容。
截至2021年10月初,雄安商务服务中心多座塔楼完成封顶;雄安新区首批安置房有近500栋实现竣工验收;与此同时,5G试验站、无人驾驶汽车等一大批产业在雄安落地开花。有三千多家北京企业转移至新区注册,一批央企总部、北京高校和医院将相继落户。
2020年,美术家范迪安根据雄安新区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创作了油画作品《雄安进行时·筋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雄安进行时·筋骨》是画家范迪安现场写生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画面最大限度地将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雄安高铁站工地全景纳入其中。
画面虽然宽阔,却构图紧致,乱中有序。左侧是初具规模的雄安站主体建筑,中间是各种功能的塔吊,右侧是建筑挖掘工地。
画作还选择了朝日初升的光色环境,碧蓝的天空寓意着雄安建设对绿色生态的保护。
而中景运输车的橘红色、近景电箱的浅赭色以及右侧围挡的石绿色等,对画面整体色调起到了提亮、对比和补充的作用。画作中几种俏皮的颜色可谓是“神来之色”。
画面中粗放有力的钢索盘架成为了整个画作的“视觉点”,传达出一股向内旋紧的凝聚力。
四组雄安建设者,以翠绿色点缀在画作的中线位置,聚散错落,为整幅画面增添了勃勃的生机和节奏感。
横竖交错的线条、繁忙工作的塔吊、工程车的悬臂以及兢兢业业的工人们,组合出了一幅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完美地诠释了“筋骨”所蕴含的主题意蕴。
再现“诗画境界” 写意“钢铁筋骨”
2019年,中央美术学院与雄安新区管委会共同创建了“见证雄安崛起”的艺术创作项目。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先生的《雄安进行时·筋骨》就是其中的一幅,也是赋予其个人艺术风貌的写意油画代表作之一。画作强调“诗画境界”的再现,从而探索出了独特写意油画风格。
“ 我眼前的这些钢筋水泥,不仅仅是建筑的材料,它实际上有一种象征性,它是建筑的‘筋骨’,是一个建设的‘交响曲’,它是从蓝图变成现实的四梁八柱。”
——画家 范迪安
“白纸画美景,平地起新城”。已设立4年多的雄安新区展现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棋局,折射出改革开放宏图迭出的新气象,乘着新时代的浩荡春风,正在书写着一段崭新的传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以规划建设河北雄安新区为重要突破口,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雄安新区将以它的雄心和梦想,为探索人类发展新道路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雄安新区未来的发展,也将真诚地向世界张开双臂,诚挚欢迎各国朋友共同参与,共同打造世界未来之城,携手谱写国际交流合作、互利共赢的时代新篇章。
建设雄安新城的历程中还有哪些动人故事?画作《雄安进行时·筋骨》还有哪些创作巧思?
让我们跟随中共党史专家郝栋、美术评论家尚辉一起,了解《雄安进行时·筋骨》背后的故事。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