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每逢新春佳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都会深入基层一线,走进人民群众中间,拉家常、问冷暖,听民声、送祝福。从冰天雪地的林业棚户区到百姓身边的菜市场,从工地现场、快递服务点到胡同里的四合院,从曾经的贫困村到受灾的村民家里,习近平总书记走遍大江南北,往返行程超过两万公里,行之所至、言之所及,无不关乎人民。

  2022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踏雪来到山西,看望这里的父老乡亲。从2013年以来,每年春节前夕,习近平都会走进基层看望慰问干部群众,送上新春祝福。今年已是第十个年头。他的牵挂,一如既往。他的关怀,直抵人心。

  去年10月,山西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秋汛,全省11市受灾。冯南垣村村民师红兵家的4间窑洞全部倒塌,仅仅两个月后,他就住进了重建的新房。重建总费用10万元,师红兵自己承担了1.2万元,其余费用全部来自政府补助和社会援助。当天,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师红兵家中,一起做年馍,和一家老小坐下来拉家常。

  山西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村民师红兵说:“他看了我们办的年货全不全,问我们的装配式房子,我给他介绍以后,他特别满意。心系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他真是人民的好领袖。”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春节前夕,在中国人最能感知温暖的时节,习近平总书记走访受灾群众,察看重建、询问补种、关注过冬,既温暖人心,又传递信心。

  新年之际,总书记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心之所系,行之所至。这次考察,总书记踏访了山西的两个村落,从2013年以来,总书记的十次春节前夕考察,有六次把首站选在了农村。2013年甘肃元古堆村、2015年陕西梁家河村、2017年河北德胜村、2018年四川三河村、2020年云南司莫拉村,以及今年山西的冯南垣村。十年间,总书记的新春足迹遍布祖国各地,人民群众的生活过得好不好是他始终如一的牵挂。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调研。在四川大凉山腹地,习近平总书记每到一个贫困户家里,都看得仔仔细细,问得清清楚楚。生活过得怎么样,发展什么产业,收入有多少,孩子有没有学上。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在苗族村民的家里,习近平总书记仔细察看生活居住环境。

  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调研。今年,在村民蔡文明家中,习近平总书记又一一察看厨房、卧室和羊圈,详细询问他家庭收入多少、生活过得怎么样。蔡文明所在的汾西县地处吕梁山区,曾经是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2019年12月,汾西县段村实现整村脱贫。

  山西汾西县僧念镇段村村民蔡文明说:“最关心的是我们是不是真正脱贫了,‘两不愁三保障’是不是切实落实到位,总书记与我们农民心连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牵挂的是困难群众,心心念念的是脱贫攻坚。记者梳理发现,总书记十次春节前夕考察,有六次是前往西部地区:2013年赴甘肃、2014年赴内蒙古、2015年赴陕西、2018年赴四川、2020年赴云南、2021年赴贵州。他去的中西部地区多,山区多,困难群众家里多,很多地方都是贫中之贫,艰中之艰。如今,经过持续奋斗,最难啃的“硬骨头”已经啃下来了。脱贫之后怎么干?这是近年来,总书记春节考察中牵挂于心的大事。

  贵州省毕节市位于乌蒙山腹地,曾是全国最贫困的片区之一。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最后的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2021年春节前夕,总书记到毕节考察,他关注的一个重点,就是看脱贫攻坚成果如何巩固。他强调,脱贫之后,还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时任贵州省扶贫办主任李建说:“我们要积极培育、壮大扶贫产业,加强就业扶持,特别是要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体系的建设,巩固脱贫成果,全面开启乡村建设行动。”

  如何做好衔接,如何巩固脱贫成果?这也是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汾西县段村的考察重点之一。2019年,段村整村脱贫后,大力发展富民产业,从过去的以玉米种植为主,改为如今的种植、养殖、林果、光伏等多元化产业。去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万元。

  推进乡村振兴,总书记始终关注各地特色优势产业。在山西,他强调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贵州化屋村考察时,他又专门走进扶贫车间,了解发展特色苗绣产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等情况。

  贵州化屋村的一个扶贫车间有30多名绣娘,2020年销售额超过100万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

  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前进路上难免还会遇到挑战和难题。好日子从来都是在攻坚克难中干出来的,在迈向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千千万万的基层劳动者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不变的牵挂。2019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调研。返回途中,他临时下车,来到一个快递服务点,看望正在工作的快递小哥。

  快递小哥齐南南说:“360行,行行总书记都在关心,还形容我们是小蜜蜂,像蜜蜂一样辛勤地劳动。当时就想没白干快递,确保以后把每个快件都安安全全送到客户手里。”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兑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归根结底靠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生态优先。近年来,总书记在春节前夕考察中,多次谈到生态。

  在2021年贵州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远眺乌江山水,听取乌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保护、实施禁渔禁捕等情况汇报。过去,乌江水污染严重。近年,贵州掀起大力治污风暴,乌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地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和水质监测体系建设的做法表示肯定。

  时任贵州新仁苗族乡党委书记罗玉鹏说:“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接下来我们将做好生态乌鸡养殖,经果林套种。我们的发展必须依托这片山水,也要保护好这片山水。”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调研。滇池是镶嵌在昆明的一颗宝石。2020年,在星海半岛生态湿地,工作人员用几杯水向总书记展示了滇池的变化,曾经污染严重的滇池已由劣Ⅴ类水质恢复到Ⅳ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节日供应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春节考察的“特别关注”。货架上“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的供应保障情况,既关乎年味的浓度,也关乎民心的稳定。走访超市、调研市场供应,是习近平总书记民生关切的生动注脚。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春节之际“走亲戚”,习近平总书记入乡随俗,以各地风俗民情同大家一起喜迎新春。不同年俗、相同祝福,唤起心心相连、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