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第八届国际科学史会议,部分中外学者合影(左二为刘仙洲)。
新中国成立后,针对旧中国知识分子数量很少的实际情况,中国共产党以高度重视的态度,对知识分子进行团结、教育和改造,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能够继续从事科学教育文化工作,发挥其所长。党对知识分子改造的成功,也是与当时知识分子大都有重新学习的愿望,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的积极态度分不开的。
亲身经历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思想改造首先在高级知识分子中取得明显的效果。新中国成立后,日新月异的变化,使他们中的不少人首先从感性,而后提高到理性,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我国著名机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机械史学科的奠基人刘仙洲的思想变化过程,是那个时代高级知识分子入党热的一个缩影。
从旧社会进入新社会,对刘仙洲第一个最大的冲击就是新旧两个政府对处理农业机械的截然不同的态度。从1920年开始,他就千方百计地推广水车。由于政府当局漠视农民的利益,在近30年的时间里,他只推广了区区200余台。新中国成立后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和政府施行一系列措施发展农业生产。刘仙洲应邀参与拟定国家1950年度贷给农村10万部新式水车的计划。他亲自组织清华大学师生参加新型水车的设计试制工作并在很短的时间里取得了成功。刘仙洲后来在《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文章中写道:“这是第一次使我感到人民政府的伟大。1950年初,我第一次参加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员会,那次主要议题是全省河防水利问题和生产救灾问题。所有这些真正为人民兴利除害的问题,都是过去自己常常梦想,但是当时反动政府不肯花力量去做。这使我明确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政府和过去的反动政府有本质上的不同,人民政府是言行一致的,它的一切计划和措施都是为人民的。由于这些事实,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很高信仰。”
在旧中国的经历使他不愿意从政。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对即将成立的新政府不了解,认为无非是换了一个党派上台,不会有什么实质性改变。由于他在科技界和教育界的声誉,推选他作为代表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他两次声明不愿当选。人民政府请他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他也谢绝。到1952年,他看到新中国确实是换了人间,教育部请他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他欣然允诺,并和校长蒋南翔合作得很好。后来又被选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常委等一系列国家和群众团体的领导职务,由“从不问政治”转到积极投身政治活动。他曾对学校党委的一位负责同志说:“我在旧社会摸索了几十年,想的是‘科学救国’、‘教育救国’,总是走不通。到我老了,才找到了共产党,才懂得一些马克思主义,才有了自己的归宿。”1955年4月29日,他终在65岁的时候圆了入党梦。他是解放后最早入党的著名老教授,不但带动了一大批清华大学的教授、讲师们加入共产党,而且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带动了一大批著名专家入党。
1889年出生的我国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也是在1955年入党的。在解放前参加进步文艺活动时就已经感觉到:“只有中国共产党能救中国。”解放后,他写道:“我看到工人阶级的党怎样领导人民取得一系列伟大的胜利,把一个被强盗土匪弄得千疮百孔、支离破碎的国家改变成为强盛的国家。”“决心要做一个忠于国家和人民、为党的事业而终身奋斗的共产党员。”
2005年去世的李国豪,是我国著名桥梁工程与力学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他1946年从德国留学归来,同样也是对国民党政府充满失望。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美蒋飞机的“二六”轰炸,给上海带来了困难。李国豪在参加了上海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当他看到人民政府对人民的真诚和同人民团结一致来克服困难的精神,非常感动,使他初步认识到人民民主制度的优越性。这年春天,他到东北参观,东北的新面貌使他第一次具体地看到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的巨大变化。他积极投入思想改造,不断认真学习毛泽东著作和其他政治书籍,思想得到升华,于1953年提出入党申请,1956年2月光荣入党。
参加社会实践有力地促进了他们的思想改造
2016年3月去世的中国美声声乐教育大师周小燕,出生在湖北武汉的一个工商世家。1935年9月,热爱音乐的周小燕考入了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专门学习声乐演唱。1938年底,周小燕辗转来到了巴黎,进入了巴黎俄罗斯音乐学院学习声乐。经过勤学苦练,获得极大成功,被誉为“中国的夜莺”。1947年10月回国。离别9年的故国,在她眼中,仍是满目疮痍,民不聊生。
1949年,在迎来新中国成立的同时,周小燕也迎来了全新的生活:受聘担任上海音乐学院教师。惊喜之余,她又接到通知,到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文代会上学习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使她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1951年,周小燕参加了华东文化部组织的访问团到山东老区农村。这是她第一次看到解放后的农村和翻了身的农民。她听了农民讲述在战火纷飞中积极支前的动人故事。亲眼见证了农民在参加土改时的喜悦心情。“我领会了正是这些人在党的领导下与帝国主义、反动派进行了生死斗争,由于他们的流血和牺牲,我才有今天。我不能不反省自己:应该怎样做才能报答党和人民。”
1953年,周小燕随同第三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到了朝鲜。令她感受最深的一点是,那些志愿军看上去都是一些很平凡的人,几年前还是一些工人、种地的人和其他行业的劳动人民,可是如今在党的教育下,都成了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保卫和平的英雄。
参加两次社会实践使周小燕的入党愿望日益迫切。她积极投入到思想改造的学习中去,逐渐消除了困惑已久的出身不好的顾虑。在学习总结时,表明了申请入党的态度。1954年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终于下了决心,正式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5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当时还有不少的高级知识分子在参加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觉悟,积极主动参加思想改造,然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例如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唐弢在文章中写道:“社会改革的伟大事例从感性上打动了我。在土地改革运动中,我亲眼看到农民获得土地证那股高兴劲儿;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我亲眼看到工贼陆京士的党羽被枪决……。”他于1956年3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1年去世的知名教育家刘佛年,年轻时在英国和法国留学,后回国从教。解放后在参加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思想改造运动之后,消除了此前思想上的某些顾虑,在1956年入了党。
(摘编自《党史博采(上)》2022年第1期 胡新民/文)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