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大地,暖意融融。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中心小学,整洁的教室内,孩子们聚精会神,书声琅琅;宽阔的操场上,孩子们奔跑跳跃,生机勃勃。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曾来到这里询问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强调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
“这些年来,学校变化很大。农村孩子可以在家门口入学,不再为上学发愁。多媒体投影机、电子白板、录播教室等教学设备都有了,大山里的孩子也能享受优质教育。”老县镇中心小学校长吴锦鹏说。
教育公平是教育事业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体现。“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一字一句,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促进教育公平的殷殷期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保持在4%以上,并优先向农村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远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倾斜,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正成为现实。
致力于让每个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
2020年底,20多万建档立卡脱贫家庭辍学学生数量实现动态清零,义务教育有保障全面实现。2021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4%,比2012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超过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同时,覆盖从学前至研究生各个教育阶段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更加完善,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2012年至2020年,学生资助金额累计15126.02亿元,资助学生累计8.33亿人次。
致力于让教育更好更优质——
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不断推进,2021年底,全国所有县(市、区)均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督导评估验收。99.8%的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基本要求,中小学(含教学点)联网率达到100%,未联网学校实现动态清零。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比例降至0.71%,超大班额降至0.01%。“乡村弱”“城镇挤”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致力于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重点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累计招收82万余人,拓宽了贫困学生纵向流动的通道。2013年至2020年底,累计有514.05万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家庭有了第一代大学生。职业院校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切实发挥出“职教一个、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作用。
一项项政策、一组组数据,是教育公平的阳光洒向祖国大地的印记。而这背后,是一个个家庭命运的改变,一张张孩子的笑脸。
“家门口有了幼儿园,收费低,孩子也教得好。把娃娃放在这里,我很放心。”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镇盘塘村村民吴琳琳说。近年来,幼有所育不断取得新进展,各地大力发展公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落实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分担、其他多渠道筹措经费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有效缓解。
“能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我很幸运。我想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通过高考进入中央民族大学的盲人学生昂子喻说。允许听力残疾考生佩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为盲人考生研制盲文试卷、在高考研考中设立残疾学生单考单招项目……一系列举措,让残疾学生拥有了追逐梦想的机会。
“住进教师周转宿舍,不仅生活上舒心,教学上也更安心,幸福感满满。”甘肃省定西市岷县闾井镇中心小学教师朱玉珍说。从提高生活待遇到城乡教师流动,从职称评聘倾斜到建立荣誉制度,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不断增强,“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基本形成。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教育事业正阔步前行。
延伸阅读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