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1月底,时为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到达美国首都华盛顿,开始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

图:中美建交

  在农业领域,中国的杂交水稻也随着中美关系的快速发展拉开了国际化的序幕。

  1979年5月份,美国著名的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带着对杂交水稻的好奇,开始访问中国。随后,中国农业部将1.5千克杂交稻种赠予威尔其。回到美国后,威尔其马上将杂交稻种进行了试种,结果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中国的杂交稻种增产率达百分之三十三,威尔其震惊地称它为“东方魔稻”。

  12月,威尔其带着对杂交稻的浓厚兴趣,再次来到了北京,并签订了中国农业历史上第一个对外技术转让合同

  根据合同规定,1980年5月9日,袁隆平作为首席科学家带领湖南省农科院副研究员陈一吾、湖南省衡阳市慈利县良种场场长杜慎余,一行3人乘坐飞机抵达美国,到加利福尼亚大学制种基地传授杂交水稻制种技术。

图:袁隆平赴美传授杂交水稻种植技术

  到美国后,袁隆平带领团队每天骑自行车往返于住地和试验站之间,传授杂交水稻技术。然而,在刚开始时,美方技术人员也一度无法适应袁隆平的工作节奏。

  尹华奇

  袁隆平的学生

  外国人吃不消,水稻开花是八点钟左右在美国,南方还早一点,七点半就开始开花,这个时候他们还在休息。我们要赶在花粉之前到达基地,他们不行,就只有中国勤劳勇敢的人们才敢做这种科研研究。

  经过半年多的磨合,袁隆平成功地解决了杂交水稻在美国早熟、高产和机械化制种等种种难题。杂交稻的产量更是比美国的常规稻增产百分之三十,当地农业科技人员纷纷表示惊讶和敬佩,中国的杂交水稻开始真正走向世界。

  杂交水稻取得的成就举世赞叹,然而,袁隆平却十分忧虑,他感到三系法虽然大幅度增产,但也存在很多缺点,还有很大潜力可以改进和完善。

  根据分析和推断,1986年,袁隆平发表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设想》,在论文中,他指出“两系”才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邓华凤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研究员

  当时我们的“三系法”,我们是搞专业的都晓得,存在着恢保关系配置不自由,讲白了就是一个女孩子要两次结婚,要找两个老公,但是“两系法”就简单,只要找一个老公。“两系法”是什么?就是一个阴阳人,阴阳人变成女同志的时候,就赶快结婚生小孩,它后面恢复功能了,它就自繁,这么一打比喻,一下子就懂了。

  1987年,在袁隆平的指导下,邓华凤在安江农校的三系杂交水稻试验田中,发现并育成了籼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安农s-1”。这一发现,也为袁隆平的两系杂交水稻研究打开了突破口。然而,成功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袁隆平

  88年制种,湖南省那一年受了灾,产量很低,就到海南岛制种来弥补受损的杂交稻。当时我提出的方案,抽穗不能太早,要放到三月底四月初,他不信我的,他就把抽穗时间放到三月中旬,结果那时温度低,又下雨,制种面积很大,两万亩制种,平均产量不到80斤,我们一般是三百斤以上,一次大失败。

  一时间,科研界普遍“唱衰”两系育种,研究甚至一度被国家和科研人员放弃。但袁隆平没有放弃,他带领团队顶住高压,将全国的气象资料收集起来,进行分析调查,积极寻找大面积制种失败的原因,用了两年的时间,他们终于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邓华凤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研究员

  当时我们没有计算机,都是用手算,最后发现23.5摄氏度很关键,这个品种与光照和温度有关。这个在当时是突破性的决定。

  1995年,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公布了一份报告,当中国人口达到16亿的时候,需要7亿吨粮食采购。他对中国未来粮食产业的发展提出了预测,并提出了“无人能养活中国人”的观点。

图:美国学者提出“无人能养活中国人”的观点

  一年后,两系法杂交水稻终于在1996年获得成功。两系法种植的杂交稻比三系法增产5%~10%。这时,袁隆平肯定地回答道:“我们中国人自己养活中国人!

  1981年,日本率先开展了水稻的“超级稻”计划。17年后,1996年,中国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农业部正式启动了为期十年的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

  这一次,袁隆平又开始带领全国二十多个团队进行攻关,这也是他第三次组织全国攻关。经过五年的努力,到2000年,全国十六个百亩示范田和四个千亩示范田的超级稻亩产超过了700公斤,米质也达到了农业部规定的二级优质米标准。

图:袁隆平带领团队研究水稻

  这也标志着,中国超越了日本和国际水稻研究所等先行者,率先迈入了超级稻时代,续写了“东方魔稻”的新篇章。

  从2005年起,国家设立超级稻推广项目。2011年9月,湖南省邵阳市羊古坳乡,由袁隆平亲自指导的超级杂交稻试验田进入丰收季,农业部专家组开始对“Y两优2号”验收测产。

图:“Y两优2号”

  在杂交稻的成熟之际,袁隆平回想起了这辈子对他影响最深的人,他去世的母亲华静,80岁的他给母亲写了一封信,字里行间,说不尽对母亲的思念与愧疚。

图:袁隆平与母亲合影

  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

  妈妈,稻子熟了,我想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