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84年前,华北、华东、华南大片国土相继沦丧,“亡国论”一时间充斥着整个中国,全国上下被悲观情绪笼罩着。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日本军队战斗力非常强悍,武器装备也远比中国先进,我们并非日本的对手。
而当中国军队先后取得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后,胜利冲昏了很多人的头脑,“速胜论”一时又高调频起。许多亲美亲英人士认为只要有外国支援,中国就可以迅速打败日本。直到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外国援助尚未有实质进展时,“再战必亡” 的“亡国论”又再次甚嚣尘上。
八路军在平型关公路两侧伏击日军
中国到底会不会亡?这场战争到底要打多久?我们能否取得最后胜利?国内各界人士看不清中国未来的方向,陷入迷茫。如果任由错误的观点占领舆论高地,那么就无法凝聚民心,抗日大业也会误入歧途。
紧要关头,有一位智者用他超脱于历史的眼光,写下了一本堪称预言级别的著作。这本书不仅为抗战指明了方向和方法,更是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坚定了我们必胜的决心。
这位智者,名叫毛泽东;这本书,叫做《论持久战》。
02
1938年5月,为了将全国军民的思想统一到打持久战的轨道上来,毛泽东同志把自己关在窑洞里,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实在太累太困时,就让警卫人员打盆水洗洗脸,或是在躺椅上闭目养会儿神。经过8天9夜的艰苦写作,一本5万余字的《论持久战》初稿诞生。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写下《论持久战》
毛泽东同志在深刻总结抗战前期经验的基础上,有力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等错误论断,正面解答了全国军民心中的种种疑惑,全面阐述了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并科学预言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到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后,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书中还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等经典论断。
《论持久战》一经问世,深受欢迎,不仅在国内引发轰动,海外人士也为之震撼。敌后抗日根据地纷纷掀起学习《论持久战》的热潮,很多八路军、新四军前线将士及后方的地下工作者,在战斗的间隙,如饥似渴地读起《论持久战》,了解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和方向后,倍受鼓舞。
毛泽东同志作《论持久战》的演讲
就连国民党高层对此书也给予很高的评价。白崇禧读后叹服不已,认为《论持久战》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他从中归结出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蒋介石也非常赞同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当时,一位外国记者报道称,“大部分中国人承认毛泽东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和国际的因素,并无误地描绘了未来的一般轮廓。”在蒋介石的支持下,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将《论持久战》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极大地鼓舞和坚定了广大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
由于是公开发表,日本人也能看到这部著作。《论持久战》的高明,连对手也为之折服。说白了就是,这场仗该怎么打,我都告诉你,但就算你提前知道了,最终你还是要输给我,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历史的走向也证实了这一点,《论持久战》就像是对抗日战争的总结复盘,里面准确预言了抗日战争各个时间段的发展,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必然会失败的事实。
这正是这本著作的神奇伟大之处。它超前于战争进程,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外御强敌的胜战之道。即使日本人仔细研读,也难以改变失败的结局。当年的日本大本营参谋山崎重三郎在《毛泽东游击战略把百万帝国陆军弄得团团转》一文提到:“毛泽东的抗日游击战,堪称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游击战。它是一种全民总动员的攻势战略。”研究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东京大学教授近藤邦康称:“我很佩服《论持久战》。日本被中国打败是当然的,这样的以哲学为基础的宏远战略眼光,日本没有。”
03
90多年前,我们与日军有一场艰苦卓绝的仗要打。如今,我们与新冠病毒也有一场硬仗要打。思想的伟力穿越时空,依然光芒万丈,重读《论持久战》,里面蕴藏的思想或许对我们今天的防疫工作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是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场持久战,杜绝“躺平”心态。
自武汉疫情暴发以来,我们已经与病毒作战了两年多,长期的疫情防控,让一些人产生了懈怠情绪。他们要不有“长期抗疫却收效甚微”的疲惫心态,要不有“变异毒株致病性弱”的侥幸心理,认为疫情防不胜防,没完没了,我们迟早会像其他国家一样与病毒共存。此种心态就像当初抗战时期的“亡国论”,殊不知“躺平”的实质是对生命的漠视和不作为,不仅会加剧疫情蔓延之势,还会给抗疫进程造成负面影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此绝非战胜疫情的正解。
这就需要我们注重客观实际,把握其中规律。由于新冠病毒狡猾异常,毒株还在不断变异,人们对其的认知还需要一些过程,再加上境外输入的工作难点,注定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持久战。但可以肯定的是,虽然我们不能在短时间内打败病毒,但最终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同疫情作斗争,既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需要我们坚持不懈。
二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战略自信。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同志从战略与战术相结合的高度,科学分析了抗战规律,将抗日战争分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并且认为相持阶段是很痛苦的时期,“我们要准备付给较长的时间,要熬得过这段艰难的路程”。这就需要我们保持耐心 ,这是一种战略定力,也是对抗战未来走向的一种高度自觉与自信。
同样,我们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也正处于艰难时期,需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定战略自信。两年多的疫情防控实践已经证明,我们的防控政策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我们的防控措施是科学有效的,“动态清零”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于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路子是对的,效果是好的。在目前依然复杂艰巨的抗疫形势下,只有保持战略定力,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才能打赢疫情防控的硬仗,巩固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当然,我们也应认识到,抗击严峻疫情并非要让社会经济停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保市场主体,稳住经济大盘、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生活,始终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三是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好人民战争。
以人民为主体,信仰人民、依靠人民、动员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历次斗争中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决胜方针,提倡大力依靠民众的全民抗战路线,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疫情防控工作没有局外人,人人都是疫情防控的“主力军”。“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好人民战争” ,这就需要每一位公民切实担负起疫情防控责任,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全面构筑起群防群控的“铜墙铁壁”。如此,我们一定能汇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最终夺取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的全面胜利。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