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涵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利用美国霸权地位的中落,加紧对外扩张,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和平构成了极大威胁。中国在反对美国霸权主义的同时,也同苏联的霸权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而这个时期国际形势的发展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干涉、控制、压迫,反帝、反殖民、反霸权斗争风起云涌。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潮流。这点毛泽东看得非常清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逐渐形成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对中国的外交战略作出重大调整。
△毛泽东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
1974年2月,毛泽东在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谈话时,初次提出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这一思想的基本点是: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亚非拉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这“三个世界”互相联系又互相矛盾。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想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把发展中国家置于它们各自的控制之下,同时还要欺负实力不如它们的发达国家。处于超级大国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一些发达国家,既对第三世界国家保持着各种不同形态的殖民主义关系,又在不同程度上受着这个或那个超级大国的控制、威胁和欺负。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都是以前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它们在取得独立以后,都还面临着肃清殖民主义残余势力,发展民族经济,巩固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中国作为第三世界的一员,要加强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争取第二世界国家,联合反对超级大国的控制和压迫;在与第一世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展开斗争时,还特别注意联合威胁较小的一方,集中力量反对更加危险的苏联霸权主义。
1974年4月10日,邓小平代表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的大会发言中,全面阐述了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和我国的对外政策。这届特别联大议题就是关于原料和发展问题。1973年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一些石油输出国为了抗击西方国家的侵略和干涉控制,宣布实行石油禁运,造成石油价格上涨,每桶石油由3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使西方国家经济遭受了沉重打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就这一新情况,邓小平在联大发言中指出,联合国成立29年来,举行专门会议讨论反对帝国主义剥削和掠夺,改造国际经济关系的重大问题,还是第一次。这反映了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邓小平表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赞同和支持第三世界国家要求改变目前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的主张和合理的改革建议。他说,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中国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坚决支持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斗争。中国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做超级大国。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对指导我国外交工作,努力建立和发展同第三世界各国以及其他类型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坚持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战争威胁,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提出已经40多年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依然始终坚持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战争威胁,始终不渝地维护世界和平。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