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927年7月27日早晨,一个提着黑色提包、穿着合体西装的外地人,敲开了花园角2号朱德的家门,这个人就是周恩来。

  刚一见面,负责领导武装起义工作的周恩来便告诉朱德:贺龙、叶挺的部队已陆续从九江开赴南昌,准备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就在周恩来抵达南昌的同时,贺龙与叶挺的部队也陆续开进南昌。

  7月27日这天,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在江西大旅社的喜庆礼堂正式成立由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组成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决定在7月30日晚举行武装起义。

  在筹备起义的日子里,江西大旅社成为了最繁忙的地方。

  在江西大旅社执行保卫任务的是由叶挺第24师教导大队组成的警卫队,班长名叫粟裕。

  粟裕每天都会亲自带班巡逻,年仅20岁的他从江西大旅社的繁忙景象中,敏锐地预感到马上会有“大事件”发生。

  7月29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张国焘以中央代表的名义从九江连发两份急电,要求等他到南昌后再做是否起义的决定。

  起义面临流产的危险,一向温文尔雅的周恩来忍无可忍,拍案而起。

  7月31日上午,会议继续召开。会议最终决定, 8月1日凌晨举行起义。

  叶挺率部抵达南昌时,正值暑期,叶挺将指挥部设在了位于苏圃路1号的南昌市第二中学内。

  1927年7月31日,大战前的南昌城灯火初上,一如往常。朱德设宴,拉着两位团长来到城西大士院打起了麻将。

  晚9点,第20军一位云南籍营副急匆匆地跑来,告密说今晚部队要在城内暴动。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意外,朱德说笑着送走了急于赶回驻地的“牌友”们,随后将叛徒告密之事告诉了贺龙。

  情况万分紧急,周恩来深感事态严重,当即与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人决定:提前两小时举行起义。

  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中国革命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随着南昌城头清脆的枪声划破漫漫长夜,南昌起义爆发。

  在叶挺率第24师猛攻敌军之时,负责围攻藩台衙门第五方面军总指挥部的贺龙所率的两个主力团也遭遇敌人的顽强抵抗。

  贺龙的指挥部和敌人隔街相望,距离仅两三百米。贺龙、刘伯承站在小楼的台阶上,观察情况,指挥作战。

  第一师是第二十军的主力,在师长和团长的带领下,起义部队利用民房,攀登上鼓楼楼顶,占领了制高点,以猛烈火力压制敌人,掩护正面进攻,又组织力量穿街入巷,翻墙越脊,向敌军背后包抄,迅速将敌人压进其总部大院,迫使敌人全部缴械投降。

  经过4个小时的激战,当8月第一缕红色晨光映照着波光粼粼的赣江时,南昌城的枪声慢慢平息了下来。南昌起义胜利了!

  8月3日,江西《工商报》关于南昌市军民举行联欢大会报道:“是日,大会场中赤日当空,延长数小时之久,而到会群众莫不精神奋发,于此亦可见南昌民众革命之精神。”

  起义胜利后,南昌各界群众掀起了拥军的热潮。

  8月1日南昌《民国日报》刊登《中央委员宣言》,宣言一针见血地指出:“武汉与南京所谓党部政府,皆已成为新军阀之工具,曲解三民主义,毁弃三大政策,为总理之罪人,国民革命之罪人。”

  南昌城头石破天惊的枪声,宛如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这次起义不仅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更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