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接待群众3万余人次,受理立案6127件,办案1000余起,涉及金额3750多万元,无一起改判或错案……这是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杨君十余年来扎根劳动维权一线的温暖答卷。
杨君是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人社局信访法规科科长、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副院长。她始终把使命扛在肩头,把劳动者冷暖放在心上,用法律公正调解仲裁,用心用情用力化解矛盾,以“办案千件零错案、解纷千起零投诉”的公正和担当,让每一位当事人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和煦阳光。
公正调裁——
让赢的一方满意,输的一方服气
“杨君办案,心里托底!”熟悉杨君的同事和律师都这样称赞她。过硬的业务能力,是杨君响当当的名片。
2006年8月,杨君从南京财经大学法学专业毕业,进入海陵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担任书记员。为了提高记录速度、熟悉法条,她对着1600多页的法律政策汇编,读一句打一句;为了“啃”下“司考”,常常凌晨4点半就起床看书。经过夜以继日的努力,杨君的录入速度和专业水平突飞猛进,一次性通过仲裁员考试和国家司法考试。2011年,杨君正式担任仲裁员,开始独当一面处理案件。
调解仲裁是一架天平,彰显着公正公平。用法律维护公平正义、让人民满意,是杨君不变的初心。即使是处理复杂的集体争议案件,杨君也毫不畏惧,迎难而上秉公办案。
2014年,一家当地大型企业裁员,近百名职工聚集到区人社局维权服务大厅,情绪激动。杨君毫不犹疑地走到人群中同职工对话,安抚大家的情绪。见杨君年纪轻轻、个头娇小,有的职工对她能否公正处理案件表示质疑,其中一个当事人甚至直接拍着桌子说:“那么大企业,我就不信你一个小丫头片子能顶得住!”
“请您放心,我只认法,不认人。”杨君语气坚定。案件受理后,杨君依法公正仲裁。拿到裁决书后,那位拍桌子的当事人十分意外又充满感激。后来,他专门来到维权大厅,带着歉意对杨君说:“感谢你,是你们让我相信法律是公正的。”
“办案不在于嗓门高、身板大,而是说得在理、专业水平高。”同事们对杨君佩服不已,她精于业务、公正调裁,办案总能让赢的一方满意,输的一方也服气。
杨君始终孜孜以求,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她将日常办理案件中的思考和总结,在专业期刊发表了数十篇案例分析;在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获评“江苏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业务能手”。在她的带动和影响下,海陵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年度结案率、裁审一致率始终保持在100%,成为守护和谐劳动关系的一道风景线。
将心比心——
“我们办的不仅是案件,更是劳动者的人生”
不少接触过劳动仲裁的人都说,调解仲裁的活儿费力不讨好,有时还会成为当事人的“出气筒”。但杨君似乎有一种魔力:她接待群众总是耐心地倾听安抚,当事人来时不论是满腹委屈,还是怒气冲冲,离开的时候都是心平气顺。
“我在工作中会接触到许多案件,但对当事人来说,这可能是他人生中唯一一次劳动仲裁,是他人生中的‘大事’。”多年调解仲裁经历,杨君与许许多多劳动者打过交道,她深深地体会到,案件不能一裁了之,要真正解决矛盾、走进群众心里。
一次,一位阿姨来维权,却因紧张怎么也说不清案情。杨君倒了杯水递给她,并用泰州方言笑着打趣道:“阿姨,您的泰州普通话可真标准。”当事人的紧张情绪一下子缓解了,将自己遭遇的委屈详细说了出来。了解案情后,杨君立即启动简单案件调解程序,迅速调处了案件。拿到工资后,那位阿姨握着杨君的手说:“孩子,你的笑容真让我安心。”从那以后,看到年纪大的当地群众来办事,杨君就通过讲方言、聊家常来拉近距离,沟通效果明显提高。
“与群众打交道,她有一颗柔软的心。”同事张煜敏说,“因为杨君能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
“受理案件时多提醒一句,接待咨询时多问一句,案前调解时多劝一句”,桌上的便签上,杨君这样提醒自己。调解案子,杨君十分耐心,有时为了解开当事人心中的芥蒂,她反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除了讲法条,还要举例子。因说话过多,她经常喉咙疼痛,回到家一句话也不想说。可一上了班,她又继续精神饱满地调解。
为了及时结案,加班是常态,有时还会通宵办案。2019年,杨君的右耳突然听不清声音,医生诊断是长期高强度工作引发突发性耳聋。她放不下手中的案件,便把案卷和笔记一起“搬”到了病床上。最终,她经手的案件都得以圆满化解,但右耳却因为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造成永久性损伤。每到年底,是劳动维权部门最忙的时候。为了农民工兄弟能安心回家过年,她每年都会在除夕万家灯火中坚守到最后一刻,一直等到没有人来再下班。
十几年来,杨君始终用暖心服务践行初心。有律所青睐她的专业素养,重金邀她加盟,但杨君不为所动,初心不改坚守岗位:“我们办的不仅是案件,更是劳动者的人生。处理案件很辛苦,但能为别人的人生出一份力,看到劳动者露出笑脸,我充满成就感!”
勇于创新——
“云仲裁”庭审提升办案效率
“敢思考能创新、敢啃硬骨头。”仲裁院的同事这样评价杨君。
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许多案件现场庭审延期。“手上的案子怎样才能不被耽误?”“可不可以借鉴法院在线开庭的经验,实行在线庭审?”还过着年,杨君就开始琢磨,如何让防疫和维权两不误。
她牵挂着案件中的一位当事人。这位申请人是外地来泰州的务工人员,此前在工作中受伤,按照正常程序年后即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工单位支付赔偿款。申请人家庭原本就不富裕,受伤后一直没有收入,还依靠借款筹措医疗费,家庭已陷入困境,就盼着年后能够开庭。而申请人过年回了老家,企业有关人员也在外地,一时难以现场开庭。“已经没钱看病了。”电话那头,申请人的话让杨君揪心不已。
一收假上班,杨君便提出了“云仲裁”的想法。这是“第一次吃螃蟹”,此前并无任何经验,面临不少困难。杨君说干就干,立即着手研究具体操作。制定在线开庭规则,不断调试软件设备,耐心地协调双方的时间,尤其是反复做企业方的工作……“云仲裁”从无到有,每一步流程优化,每一次方案调整,都凝结杨君的深入思考。
经过一番紧张细致的筹备,2020年2月14日,这起工伤待遇劳动争议案进行了“线上庭审”,当事双方达成调解意向。杨君庭前深入分析案情,庭审中组织多轮调解,庭后敦促支付赔偿,帮助当事人顺利拿到工伤赔偿款。
“杨院长,原本还以为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没想到还能通过网络审理解决,20天就处理好了,感谢你们!”申请人充满感激。这也是泰州市首例“一案三地”劳动仲裁网络庭审。如今,“云仲裁”成为疫情期间办理仲裁案件的新常态,有力保障了劳动者权益。
受疫情冲击,有的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影响,劳动关系领域信访、仲裁案件数量增多。“仲裁工作要做在前头。”对此,杨君建议将矛盾处理前置化,创新开展“走亲连心”式服务,跑车间、进工地,引导企业与职工共克时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2021年,杨君又多了一项职责,她入选人社部“法治人社·自愿青春”青年仲裁员志愿者,定期上门给企业送法律送政策,将劳动纠纷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劳动关系和谐了,劳动者权益得到保障,企业也能发展得更好,这是我们从事劳动仲裁工作的光荣使命。”在杨君心中,这份责任重如山。参加完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后,她又立即投入紧张忙碌的工作中,继续书写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