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镇原县属于陕甘宁革命老区,位于黄土高原的沟壑之间,由于区位偏僻、交通不便、干旱缺水,长期是国家级贫困县,2020年底才宣布“摘帽”脱贫,是甘肃省最后一个脱贫的县。曾在这里多年担任“一把手”的李崇暄,2021年3月被甘肃省纪委监委立案审查调查。
李崇暄(甘肃省镇原县委原书记):县“一把手”的话,我觉得权力还是比较大的,找的人也多,说好话恭维的人也多,确实还是自己思想不过关,价值观、世界观出现了问题。
李崇暄,从2009年到2020年历任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县长、县委书记。为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问题,近年来甘肃省多措并举,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强调上级“一把手”必须抓好下级“一把手”,加强纪检监察专责监督,在日常监督、信访举报、巡视巡察、审查调查中,紧盯“一把手”,切实把“一把手”监督落到实处。在这个过程中,从多条渠道都收到有关李崇暄的问题反映,省纪委监委就此三次对他进行了谈话函询。
员正(甘肃省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省一级对这个层面的领导干部的关注,包括平时的监督就比较多了,所以从中发现的问题线索、案件线索也比较多,对他的有关问题,违纪违规等一些问题线索进行了约谈包括函询,但是可惜的是李崇暄还是自以为是,执迷不悟,隐瞒、欺骗组织,没有珍惜自我投案、主动向组织说明问题的这么一个机会。
李崇暄对于三次谈话函询的问题都予以否认,但省纪委监委并没有就此止步,经综合研判认为有必要对他启动初步核查,经初核发现了更多违纪违法问题和相关证据,最终将他留置。
柳宜君(甘肃省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后来经过我们立案审查调查,实际上三次谈话函询的问题基本上都是查证属实的。他的主要违纪违法和受贿事实,都是发生在镇原县任党政“一把手”期间的。
李崇暄主政镇原的十多年,正值国家和省级扶持力度逐年加大、县域经济发展加速的时期,本应抓住干事创业的大好时机,带领干部群众谋划发展、摆脱贫困,然而,他重点谋划的却是自己和亲属的利益。他上任后主抓的首个重大工程,是新建镇原第二中学,这也就成为了他首个收受巨额贿赂的项目。请托他的人是另一个县级“一把手”,华池县县长张万福,他也于2017年被查处。
李崇暄:张万福是镇原人,我正好到镇原当了县长,他到华池当县长,明确提出来要关照他弟弟进一步发展,然后说了一些具体的县里大的工程。
和李崇暄打过招呼后,张万福的弟弟张万寿很快就带着一个水果包装箱登门拜访李崇暄,里面不是水果,而是一百万元现金。
张万寿(张万福弟弟):他说他知道了,你只管直接报名就对了。我报名就中标了。
李崇暄:就是给主管部门或者分管的副职安排,一个电话就是这样子,一般情况下县长跟部门打了招呼都能竞争上。
镇原二中项目仅仅是个开端,事实上,李崇暄和张万福商定了一个长远“合作”计划。李崇暄也有个弟弟,名叫李崇刚,也向哥哥提出想做点工程。于是李崇暄兄弟和张万福兄弟结成了一张特殊的利益网,两个“一把手”在各自辖区内相互“关照”,帮对方的弟弟承揽工程。张万福的弟弟刚拿到镇原二中项目,李崇暄的弟弟就拿到了华池县职业中专综合实验楼项目;这边张万福的弟弟中标了镇原县一条城市道路建设项目,那边李崇暄的弟弟就中标了华池县一个职工安居楼项目。双方你来我往,通过这种“异地交换”避人耳目。
李崇刚(李崇暄弟弟):在镇原这边干项目的话,社会反响比较大,不太好,当时这样考虑的,到那边干目标比较小一点。
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两个县“一把手”互相照顾对方弟弟的事情,不久就传了出去,释放出的恶劣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张创奇(涉案商人):华池我有几个朋友,就说是(李崇暄)他弟弟在华池干着呢,张万福的弟弟是在镇原干着呢。有的人心里想,咱没有那个哥对不对,没有熟人没有关系你就拿不上(工程)。
张创奇是镇原县做工程的老板之一,听说这件事后,他开始托关系向李崇暄行贿多次,共计185万元,也拿到了滨河路建设、教育局大楼等多个工程。
从2009年到2013年是李崇暄收受贿赂的高峰期,当时镇原县河道治理、水利建设、安居工程、汽车客运站、城乡道路等多个政府投资类项目中,他都打招呼、下指令,强行干预,使得正常决策和招投标程序被架空。他权力任性的背后,也反映出当时对“一把手”监督的严重缺失。
员正:他自身独断专行、监督缺失、班子成员提醒不到位,造成了他在当地飞扬跋扈。一是决策“一言堂”,破坏民主集中制,独断专行,个人拍板。二是用人“一句话”,违反组织人事纪律,任人唯亲、任人唯钱。三是花钱“一支笔”,随意挥霍公款,公私不分,损公肥私。四是项目“一把抓”,在项目的审批上大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利益输送。
“一把手”如果失去监督制约,带来的恶果是方方面面的。李崇暄靠“一言堂”推进的一些项目,不顾实际情况,不听民声民意,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资金浪费和经济损失,也直接侵害了群众利益,全县大规模苹果栽植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当地村民:就剩这几棵了。
记者:就这几棵了。
当地村民:嗯,剩这么几棵。
记者:叶子上都是眼儿啊,这是什么?
当地村民:这都是叶子上结了虫了嘛,虫吃成窟窿了,差不多都成网网了。
记者:那果长不大,和这有关系吗?
当地村民:肯定有关系嘛,虫子们一吃,把水分都吸收走了嘛,长得奇形怪状的。
记者:这还会再长大吗?
当地村民:这就长不了多大点儿了,大山楂那么大就差不多了。
2009年到2013年,李崇暄在全县强行连片推进苹果栽植项目,甚至一些地方迫使农民铲除小麦青苗改种苹果。轰轰烈烈大规模栽种后,没有后续跟踪管理和技术扶持,农户遭遇病虫害、技术不足、水源缺乏等种种困难,致使全县投资一千多万元栽下的八万多亩苹果树,砍的砍、烧的烧,如今只剩不到十分之一,曾经连片栽植的村庄如今只剩下零星几棵苹果树。
李崇暄:这个是政绩观发生了偏离,不正确、只唯上不唯实。搞观摩示范点要连片集中,在这样一种错误的导向之下,做出了损害老百姓利益的行为。
位于开边镇的农业示范园区,是另一个失败的“政绩工程”。2012年,李崇暄拍板选址在这里兴建这一项目,首先考虑的是方便上级领导检查。
柳宜君:为什么说政绩工程呢?这个地方地处镇原县的一个交通要道,他当初考虑就是上级检查路过的时候都能看得见。
在建设标准上,李崇暄脱离当地实际追求大规模、高标准,在公路沿线流转土地500亩,投入财政资金近1000万元,新建两百多座温室和钢架大棚。结果建成后,很少有人来承包经营,只能强压给镇政府和村委会接手维持,供上级检查。到如今,园区蒿草丛生,大部分设施破败闲置,好好的土地长年荒废,让当地农户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当地村民:2017年以后,这个摊子基本是这样子了,成了个烂摊子,租金也不好好给了。
当地村民:这原来都是丰水地、水浇地,原来我们这地种小麦,六七百斤小麦还是有保证的。现在就是荒着,那咋能不心疼呢。这地我们种了多少年了,再心疼也没办法,有啥办法呢?
“一把手”一旦蜕变成为“一霸手”,必然导致滥用权力,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这已经被无数案例反复证明。必须清醒地看到,“一把手”监督仍然是监督工作的难点,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把它作为政治监督的重中之重,强化责任追究,持续释放有责必问、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
邹开红:我们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要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突出对“关键少数”的有效监督,强化对领导干部的政治监督,督促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综编自央视、央视网)
延伸阅读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