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聚焦基层党员教育“谁来讲”“在哪讲”“讲什么”“怎么讲”“效果怎么样”五问,通过组建师资队伍、建立党员教育流动阵地、拓宽党员教育内容、搭建党员教育平台、完善党员教育培训制度,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取得实效。
聚焦“谁来讲”,组建师资队伍。全面推行讲师聘任制,从全区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善于课堂讲授的领导干部、党校教师、先进模范人物、科技人员、业务骨干、乡土人才和致富能手等群体中聘任兼职教师,纳入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实行动态管理,并结合每位讲师的授课专业特长,将师资力量划分为政治理论、党建工作、技能素养、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类别,按需邀请讲师开展专题讲座,切实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党员教育专兼职教师47人,开展党员教育培训12000余人次。
聚焦“在哪讲”,建立党员教育流动阵地。“我年龄大了,腿脚不利索,想去参加集中学习,实在是有心无力,你们到我家院落来开展党课,真是太贴心了,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思想充电。”家住鱼塘乡团山村87岁老党员姚冬志在接受“送教上门”时说。
近年来,鱼塘乡充分考虑老党员身体素质、交通出行等因素,积极探索党员教育流动阵地建设,将党课阵地搬到村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等场所,让党员在家门口听党课、受教育、学技能、涨知识。2022年以来,在“田间课堂”“农家院落”等开展党课教育、知识宣讲80余次,参与学习党员300余人次。
聚焦“讲什么”,拓宽党员教育内容。“姚老师讲课非常接地气,不仅结合我们的实际需求,传授了自己的种菜技术,还时不时抛出一些问题供大家讨论,课堂十分有趣,这样的基地培训课,大家想听、爱听,也能听得懂。”正在下溪乡蔬菜基地听大棚蔬菜种植课的党员刘洪保乐呵呵说道。
据了解,刘洪保口中的姚老师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也是下溪乡高级农业技术人员,从事农业科技工作已有30余年之久,常年穿梭于田间地头,传技术,忙指导,为乡村产业发展默默奉献,深受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尊重与信赖。
近年来,针对党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培训需求不同等特点,下溪乡坚持分类编班、因人施教,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围绕基层工作生活所涉政策法规和“三农”问题,按照“理论知识+业务技能+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重点开设党的理论教育、党章党规党纪、党组织建设、强农惠农政策、乡村振兴战略、基层治理等课程,并结合各村实际,定期开展农村电商管理、农业技术培训等,进一步巩固党员教育学习成果,增强了学习内容的层次感、针对性、实效性。截至目前,共开展党员技能培训400余人次。
聚焦“怎么讲”,搭建党员教育平台。“以前村里开展支部学习,都是老师讲,我们听,灌输式学习,培训方式不新不活、参加人数少,党员之间交流少。”现在通过“推送微文章、讲好微故事、开展微分享”的形式,既增进了交流互动,又提高了党员学习的积极性。”旺家社区党总支书记何英说道。为改变传统的读文件、听报告等教育方式,破解党员教育载体不多不新、党员学习积极性不高、参与性不强、学习不够深入等问题,旺家社区采取每天通过线上推送一篇“微文章”、组织党员模范半月讲一次“微故事”、各级党组织集中开展一次学习心得“微分享”,不断激发党员学习热情。2022年以来,全区共邀请先进典型模范人物讲自己的故事52场次,分享心得300余次,拍摄并发布“身边榜样”微视频10部。
聚焦“效果怎么样”,完善党员教育培训制度。全区始终坚持把党员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党员教育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目标管理,按照党员教育前、中、后三个环节,科学制定《万山区2022年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建立党员教育质量评估机制。通过撰写心得体会、结业考试、培训笔记共享等方式检验参训人员的政治政策理论知识培训成效。通过开展“擂台大比武”、志愿服务活动等,进一步巩固提升党员教育学习成果。截至目前,全区党员为群众办成实事5000余件。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