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将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这是世界主要政党领导人继2017年和20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主办的两场全球性政党盛会之后的再次聚首。
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亲自指挥、亲自参与,领导推动中国共产党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深化交流合作,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共产党愿同各国政党一起努力,让梦想照进现实,让行动成就未来,始终不渝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
踏上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将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
(一)
3月的中国,春和景明。世界主要政党领导人将超越文化、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共同探讨“现代化道路:政党的责任”这一重大命题。
“春日之约”,举世瞩目。这是党的二十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出席的首场重大多边外交活动。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断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就、开创新境界,为服务民族复兴和促进人类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2017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世界各国近300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齐聚一堂,共商合作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的主旨讲话。“不同国家的政党应该增进互信、加强沟通、密切协作,探索在新型国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新型政党关系,搭建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国际政党交流合作网络,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政党关系的深刻阐述,开辟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党路径。
东帝汶民主党主席马里亚诺·萨比诺·洛佩斯曾受邀参加此次对话会,对于建立新型政党关系这一着眼政党格局变化而提出的倡议感慨万千:“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加强同各国政党的交流合作,有利于维护世界稳定,实现共同发展。”
2021年7月6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结束5天之后,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里,中国共产党党旗与参会的外国政党党旗交相辉映,会场上设置了5幅巨大的显示屏幕,来自世界各国的政党领导人共聚“云端”、共谋大计、共话未来。
“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中国共产党愿同各国政党交流互鉴现代化建设经验,共同丰富走向现代化的路径,更好为本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谋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峰会并发表题为《加强政党合作 共谋人民幸福》的主旨讲话,进一步提出中共主张、阐发中共方案、贡献中共智慧,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
两场全球性政党盛会的成功举办,为各国政党在纷乱的思潮中思考21世纪政党作用、携手应对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全球性问题搭建了重要平台,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发展观、合作观、友谊观,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崇高国际威望。
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原则基础上,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交流合作,汇聚起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政党力量。
2020年6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阿拉伯国家政党对话会特别会议致贺信表示:“中国共产党愿同阿拉伯各国政党一道,发挥好中阿政党对话会的平台作用,继续加强战略沟通,深化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治国理政经验交流,相互尊重,互学互鉴,为构建新时代中阿命运共同体、实现中阿两大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2022年2月23日,南部非洲六姊妹党联合建设的尼雷尔领导力学院竣工启用,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表示:“中国共产党愿以尼雷尔领导力学院竣工启用为契机,同非洲各国政党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互鉴,相互支持走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2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共产党与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论坛致贺信指出:“中国共产党愿同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交流对话,立足本国国情,把准时代脉搏,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让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的真理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各国政党学习的榜样”“中国共产党不仅心系本国人民,也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外交理念和价值观是和谐合作、互相尊重”“期待未来同中国共产党就治国理政经验等开展更多交流”……多国政党领导人高度评价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国共产党的天下情怀、国际视野与世界担当。
在思想引领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通过政党外交、国家交往等形式,面对面地同外国政党政要交流分享治党治国经验,推动文明对话,增进战略互信,促进务实合作,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强劲正能量。
“你专门去看我们的党史(展览)馆,我们愿意和你进一步加强党际交流。”2022年2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来华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时,强调中方愿同阿方加强高层交往和治国理政经验交流。费尔南德斯是到访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首位外国元首,他由衷感慨:“我向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所做的一切和取得的伟大成就表示崇高敬意。”
党的二十大闭幕一周左右,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应邀访问中国。他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后会见的首位外国领导人。在郑重为阮富仲佩挂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越是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的好邻居、好朋友,是志同道合、命运与共的好同志、好伙伴,是致力于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的命运共同体。”阮富仲表示:“中国共产党取得的成就为世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
坦桑尼亚总统哈桑是党的二十大后中方接待的首位非洲国家元首。习近平主席在与哈桑会谈时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和坦桑尼亚革命党都肩负着强党兴国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愿继续同坦桑尼亚革命党加强交流合作,支持尼雷尔领导力学院教学和运营。”哈桑感谢中方支持尼雷尔领导力学院发展,表示南部非洲六姊妹党希望同中方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以实现更好发展。
…………
以心相交,成其久远。
如今,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朋友圈”不断壮大,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关系,构建起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的全球政党伙伴关系网络;搭建起各类区域性、全球性政党对话平台,二十国集团民间社会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政党论坛、上海合作组织人民论坛以及金砖国家政党、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论坛等应者如云。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6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发来1500多封贺电贺信。
(二)
现代化,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寄托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向往。随着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国式现代化”日渐成为解码中国发展的重要关键词。各国迫切希望了解,中国新发展对世界意味着怎样的新机遇。
在新时代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许多国家都在关注中国,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赞比亚社会主义党主席弗雷德·蒙贝表示。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功使许多发展中国家深受鼓舞,也吸引着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政党人士和智库学者“向东看”,深入认识“中国奇迹”背后的理论和实践逻辑。
走过新时代十年非凡历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土耳其、黎巴嫩、塞尔维亚、斯里兰卡、丹麦、肯尼亚……一段时间以来,中共代表团密集访问亚非欧等多个大洲的国家,宣介党的二十大精神,共话合作共赢、共谋携手发展。在伊拉克,部分外国友人提前一个多小时抵达会场同代表团进行深入交流;在多米尼加,宣介会座席一加再加,部分自发前来的政要友人站立参会。
“如何看待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时代化的关系”“中国将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政府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确保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一个个问题提给了远道而来的中国客人,一场场深刻的讨论在不同国家展开。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外国政党代表眼中,中国式现代化给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带来重要启示。
南非共产党总书记索利·马派拉表示,中国共产党通过百余年奋斗,领导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功地消除了绝对贫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非洲和世界各地的政治组织提供了重要经验。
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累累硕果背后,有其深厚的理论与思想根源。
2022年11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泰国曼谷总理府同泰国总理巴育举行会谈时,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四卷英文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他。这份礼物让巴育十分高兴。巴育多次表示,钦佩中国脱贫成就,期待借鉴中国发展经验。
作为世界了解新时代中国的“思想之窗”,《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四卷海内外发行量不断刷新纪录。截至目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已出版4卷、37个语种版本,先后在32个国家举办39场线下与线上宣介推广活动,发行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德国席勒研究所创始人兼主席黑尔佳·策普·拉鲁什认为,各国读者通过这些著作可以透彻了解中国经验,认识到“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就会拥有经济腾飞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未来”。
墨西哥劳动党主席阿尔韦托·安纳亚曾仔细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他说,“‘中国奇迹’来自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特别是中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世界其他国家和政党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刚果(布)执政党刚果劳动党总书记皮埃尔·穆萨同样高度评价中国脱贫攻坚成就,认为中国脱贫成就斐然,令发展中国家感到振奋,也深受启发。
中国共产党以开放的眼光、开阔的胸怀,同世界各国政党平等交流、互学互鉴,积极同外国政党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从举办14场“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地方的实践”专题宣介会,到邀请600余位外方人员观摩地方市县级党委常委会会议和基层党组织活动,再到创新开展“政党+”交往模式,举办政商对话、中外企业对接活动,地方党委负责同志率中共代表团出访近百批……中国共产党围绕党的建设、经济发展、减贫脱贫、社会治理等主题分享治党治国经验,搭建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国际政党交流合作网络,汇聚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
“各国可以对中国经验进行全面研究并基于本国国情开展实践。”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根纳季·久加诺夫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中国共产党成功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思想,取得丰硕成果。
巴西媒体“其他声音”网站在一篇报道中这样写道:中国正在向世界展示一种社会主义模式,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和机遇。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将与世界各国各政党进一步增进互信、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同各国政党一道,在深化历史积淀中洞察规律,在把握时代脉动中开拓前行。
(三)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2022年1月,北京,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第二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这里举行。
“我清楚地记得习近平主席2014年3月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时发表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演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博科娃的发言将人们带回那个难忘的春天。
那是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大厅,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博科娃感慨地说,习近平主席对世界局势的洞察令人信服,世界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进一步印证了习近平主席的预判。时代需要文明交流互鉴,需要求同存异,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新时代十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讲到文明之间的平等、包容和交流互鉴——
“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
“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我们要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必须深入了解和把握各种文明的悠久起源和丰富内容,让一切文明的精华造福当今、造福人类。”
…………
保加利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阿列克桑达尔·帕乌诺夫表示:“中国共产党在为建设一个开放、真诚、负责任的世界而努力。中方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得到广泛理解和支持,有助于完善全球治理。”
政党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文明特质,着眼于当今世界开放包容、多元互鉴的主基调,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从国家、政党、社会等多层面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同各国一道,在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领域搭建了众多合作平台,开辟了广泛合作渠道:
——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推动把世界多样性和各国差异性转化为发展活力和动力,为丰富人类政治文明作出贡献;
——首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搭建亚洲乃至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
——呼吁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致力于把“一带一路”建设成文明之路:一系列双多边文化和旅游合作机制建立,多个中国文化中心和旅游办事处在沿线国家建成,“丝路之旅”“欢乐春节”“美丽中国”等文化和旅游品牌的含金量越来越高……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不遗余力促进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相互启迪,推动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进步,在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实现人类文明更大发展——
2021年,“我眼中的中国共产党”——阿拉伯国家青年征文活动举行。15个阿拉伯国家的150余名青年发来征文或视频,许多阿拉伯青年期望通过自身努力,促进阿中经济、人文、教育、抗疫等方面的交流,为构建阿中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2022年11月,《当代世界》(尼日利亚版)首发式举行。这是该杂志首次在海外发行,成为尼日利亚乃至非洲民众了解中国的又一扇窗口;
2023年1月,柬中友好青年之家启用。这里,将成为两国青年交流经验、思想、文化的平台;
…………
“中华文明曾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必将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斯里兰卡中国社会文化合作协会主席阿贝赛克拉表示。
“过去40年,人类文明进步出现两个新的特点:一是中国通过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取得成功;二是中国发起了文明间对话,努力搭建文明交流互鉴平台,积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感慨。
(四)
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出发,中国共产党坚持同各国政党一道,引领推动各国之间巩固和塑造相互支持、相互成就的良性互动关系,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2年,在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指导、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主办的2022年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上,来自90多个国家和120多个组织的嘉宾和代表热议全球安全倡议,赞赏中国在践行多边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各国发展繁荣等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
“全球安全倡议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反对把本国安全建立在他国不安全的基础之上。就全球安全倡议进行交流,有助于凝聚全球安全共识,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安全美好的世界。”坦桑尼亚革命党总书记琼格罗表示。
“老方欢迎并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将同国际及地区和平团体一道,积极践行全球安全倡议,让各国人民远离恐惧,实现更好发展,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老挝国会副主席、和平与团结委员会主席宋玛·奔舍那表示。
2023年是全球安全倡议提出一周年,也是全球发展倡议提出两周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十周年。新时代十年,习近平总书记从世界、历史和人类的高度指明了全球治理的人间正道,相继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倡议和主张,科学回答“世界向何处去、人类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为应对日益加重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注入新的动力,为构建更加美好的世界指引方向。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共同营造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信心和动力。”塔吉克斯坦人民民主党第一副主席阿卜杜贾博尔·阿济济表示。
西班牙共产党主席何塞·路易斯·森特利亚表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承诺,旨在推动各国共同应对挑战,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尼加拉瓜总统顾问劳雷亚诺·奥尔特加表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促进世界各国间的包容与理解,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开辟了一条希望之路、光明之路”。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也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中国作为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有主张,更有行动。
——蓝盔出征,守护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多年来,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自1992年中国派出首支成建制“蓝盔部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多年来,中国共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联合国助理秘书长祖耶夫感叹,如果没有中方的支持,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不可能取得近年来的这些成就。
——白衣执甲,抗击疫情。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期间,中国共产党主动向110多个政党领导人致函,阐述中国防控新冠疫情的做法经验,向149个国家近400个政党提供新冠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向有需要的外国政党、政党国际组织提供必要医疗物资和技术援助,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携手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玻利维亚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副主席赫拉尔多·加西亚表示,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务实合作,硕果累累。中国共产党同各国政党加强沟通,共同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同国际社会加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共同为促进全球互联互通做增量;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国政党建立政党共商机制,举办“一带一路”陆海联动发展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民心相通分论坛,完善“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丝绸之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等平台。中国已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给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公平正义,鼓励务实行动,为构建更加完善的全球治理框架铺平了道路。”巴基斯坦国家党国际秘书处主任拉纳·阿里说。
——绿色发展,和谐共生。把“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把“绿色”纳入新发展理念,把“污染防治”纳入三大攻坚战……新时代十年,中国共产党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十年间,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平均6.6%的经济增长,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都稳居世界第一,绿色越来越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
今天,人类社会再次面临何去何从的历史当口,是敌视对立还是相互尊重?是封闭脱钩还是开放合作?是零和博弈还是互利共赢?历史的选择题被摆在世界各国政党的面前。
政党作为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要锚定正确的前进方向,担起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进步的历史责任。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始终把中国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中,把自身命运与世界各国人民命运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始终从团结合作出发,携手各国政党引领方向、凝聚共识、共克时艰。
“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选择。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