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刘铭庭:植绿“死亡之海”

微信扫一扫 ×

  作为知名的植物学家和治沙专家,刘铭庭和塔克拉玛干沙漠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他总说,自己早已把所有的梦想都寄托在了这里的一草一木中。

  1956年,还在兰州大学生物系植物学专业学习的刘铭庭来到新疆实习。不久,他被漫天的风沙震惊了。

  风沙给人们带来的苦难让刘铭庭铭记于心。回到学校,他郑重地给高教部写了一封信,决定留在大漠边疆。

  1957年,刘铭庭来到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生物研究室。他一头扎进沙漠里,发誓要找到一种最适合固沙的植物。两年后,刘铭庭真的发现了一种从未有过记载的沙漠植物。

  经过研究比对,刘铭庭认定,这种耐干旱、耐风蚀和沙埋的植物,就是自己苦苦寻找的根治黄沙的希望。刘铭庭为它取名为“塔克拉玛干柽柳”。然而,很快他就发现,这种生长在流沙上的柽柳育苗成活率特别低,要想大面积种植必须进行改良。

  刘铭庭在环境恶劣的沙漠前沿,建立试验田。经过几百次试验,最终他将柽柳苗木单产由每亩5万株提高到50万株,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此后,刘铭庭又发明了用洪水冲刷引种红柳等固沙植物的有效方法。从1982年开始,五年里刘铭庭和同事发动群众在沙漠上种植了400多万亩红柳,仅在沙患严重的策勒县,绿洲面积就增加了近四分之一,世代生活在这里的百姓第一次见证了人进沙退。

  治沙看到了成效,刘铭庭却并不满足,他还想找到一种途径,帮助沙漠地区的群众摆脱祖祖辈辈的贫穷。在治沙研究中,刘铭庭发现红柳的根部有时会寄生着一种名为肉苁蓉的名贵药材,俗称大芸。

  1995年,刘铭庭退休了。本该回乌鲁木齐颐养天年的他,始终惦记着大芸的推广。最终,他决定继续留在沙漠培育大芸,带领老百姓增收致富。

  为打消群众的顾虑,刘铭庭拿出所有的积蓄,自己带头种。

  试验地三面环沙,周围没有人家,除了刘铭庭和老伴,再没有人居住。儿子、女儿来探望,看到艰苦的生活条件,多少次落泪。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后,看着沙地里密密麻麻长出的大芸,刘铭庭和老伴欣喜不已。看到乡亲们有了积极性,老两口赶忙将研究成果免费教给贫困的沙区群众。

  达吾提是最早跟随刘铭庭学习种植大芸技术的村民。如今,他依靠大芸种植一年的收入就接近50万元,成了乡里有名的富裕户。

  又是一个二十年过去,如今,刘铭庭培育出的红柳大芸已走出新疆,逐渐推广至甘肃、内蒙古等各大沙区,并从沙漠走向黄河入海口,开始在治理海边盐碱地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年血气方刚的青年,如今已是满头白发,但刘铭庭依然如红柳般坚守在塔克拉玛干。

  近年来,刘铭庭先后荣获“最美支边人物”“最美奋斗者”等荣誉。

  了解更多细节,请登录《共产党员》电视栏目网页点击收看。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7日 09:55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