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

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报告从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六个方面作出概括和阐述,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道理学理哲理,为新时代新征程继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的根本遵循。

  坚持人民至上,讲的是理论创新的基本立场,强调始终坚持创新理论的人民属性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现实力量,是现实社会生活的真正主人。

  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初衷是为人类的彻底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奋斗,新时代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在自己的旗帜上标明了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站在人民立场上推进理论创新,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特性之一。

  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站在人民利益立场上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就是要正确地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党的理论创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的创造、人民的智慧总结起来,并提升为指导实践的系统理论。一切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错误倾向,都是因为缺少深入的调查研究,没有真正地走进实践、走近人民,由此形成的理论一定会远离人民的生活实践、偏离人民的真实需求,最终将遭到人民的唾弃。

  坚持自信自立,讲的是理论创新的合规律性,强调始终坚持创新理论的中国特色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人们在客观历史规律指导下推进社会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从民族国家的具体实际出发。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中国共产党人有足够的信心。信心既来自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实际指导,也来自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史上所积累的理论创新经验。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我们要继续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永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中国共产党人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要坚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被西方思潮所牵制,不被妄自菲薄的杂音所困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我们理论自信与自立的根本,也是我们与西方进行对话、交流、博弈的底气所在。

  坚持守正创新,讲的是理论创新的正确方向,强调始终坚持创新理论的真理属性

  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理论作为关于事物运动发展过程的认知体系,必须适应事物的实际变化不断创新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理论创新如果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指引的方向,就容易陷入盲目状态甚至误入歧途。守正,就是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是脚踏实地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领导核心、中坚力量。守正,就是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基于中国实际,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通过艰苦卓绝的实践探索,开辟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中国共产党人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紧跟时代步伐,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党的百年奋斗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不断完成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批判错误社会思潮的同时,善于借鉴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主动解答时代课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坚持问题导向,讲的是理论创新的现实动力,强调始终坚持创新理论的实践属性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的观点是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的根本目的;实践问题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实践问题的解决是理论创新的目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每个历史时期对理论体系的需要是以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形式提出来的,因此分析和解答实践问题是新的理论体系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都会遇到由社会发展提出来的不尽相同的重大时代课题。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这给理论创新提出了新要求。今天,我们更迫切地需要增强问题意识、强调问题导向,分析和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过程。

  坚持系统观念,讲的是理论创新的系统方法,强调始终坚持创新理论的全面性

  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等基本特征,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系统观念是从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结构性、复杂性和开放性原理出发,分析观察事物及其现象,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系统观念可以帮助我们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系统观念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各方面的思维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成功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充分体现了系统观念的历史张力。当前,我们要善于从系统观念出发,系统分析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在实际工作中注重系统的整体性和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性,注重系统的开放性与环境的协调性,自觉主动地系统谋划和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坚持胸怀天下,讲的是理论创新的世界眼光,强调始终坚持创新理论的普遍性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历史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迈进的现实过程,并最终走向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础的天下大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为科学社会主义新发展作出更大历史贡献。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面临极其复杂和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人类解放和进步理念,强调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担当,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相信,虽然各国历史、文化、制度、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仍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书写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历史新篇章,不断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新话语体系。

(执笔人:陈胜云)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03日 17:38 来源:学习时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