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课件信息
主要内容

  1963年3月28日,一架来自台湾的U-2侦察机再次出现在大陆上空,目标是侦察内蒙古包头和甘肃鼎新。

  在这个方向上,地空导弹第4营的战士们正在严阵以待。随着这架U-2飞入4营阵地,4营果断打开制导雷达。可是雷达才刚刚跟踪了十几秒,U-2却突然改变了飞行航线……

  大家都以为这是U-2侦察机按照航行图继续向西飞行,可就在这时,U-2飞机又来了个180度转弯,继续向4营阵地直线临近。距离98公里时,4营第二次打开制导雷达天线捕捉到目标,但U-2飞了十几秒后又转身飞离了导弹射程,在4营眼皮子底下明目张胆地打了两个来回。

  难道敌人发现了导弹部队?可导弹部署是绝密,怎么会提前暴露给敌人呢?

  原来在1963年,美国提供给台湾两架新的U-2侦察机,并在上面加装了一套电子预警装置。这套新加装的电子预警系统让它长了“眼睛”。

  军史专家徐焰:美国根据萨姆-2导弹的雷达频率,专门设计了一种12号警戒电子装置。它一旦发现被导弹的发射雷达捕捉到之后,马上就做出警告。这个时候,U-2飞机就可以做一些特殊的规避动作,想办法甩掉导弹。

  美国人在研制这种预警系统时,还抓住了萨姆-2导弹操作上一个致命的弱点。从萨姆-2的制导天线打开到导弹发射,中间需要8分钟的动作时间。而这8分钟,足以让U-2上的12号系统提醒飞行员改变原来的飞行路线,从而躲过导弹的杀伤区域。

  老对手又有了新花招,今后要对付U-2,过去的战法肯定行不通了。怎样才能在打开天线之后迅速发射导弹,让敌机来不及躲闪呢?

  大家经过多次讨论后发现,U-2也并非没有弱点。它的翅膀比机身长,飞行速度并不快,因此无法做大型规避动作。只要它进入导弹的火力范围,即便预警系统做出报警提示,也来不及逃跑。人民空军很快见招拆招,找到了打破预警系统的方法。

  军史专家徐焰:来不及机动就要缩短开机距离。例如30公里之外开机,它有甩掉你的时间,这个时候就采取“近快”的方式,等它接近导弹15公里或者20公里之内时突然开机。这个时候,它的红灯亮了,但是来不及做动作,导弹就上去了。

  经过100多次模拟演练和50多次开机试验,2营摸清了开天线后要做的14个动作,有9个可以放到开天线之前去做,剩下的5个动作经过反复演练可以在10秒钟之内完成。

  经过精心计算,2营决定将开天线的距离缩短到38公里以内。8秒之内,他们将第一发导弹发射出去就会命中目标。这一打法后来被时任空军司令员的刘亚楼取名为“近快战法”。

  利用“近快战法”,1963年11月1日,地空导弹2营顺利击落一架台湾U-2侦察机。在随后和U-2侦察机的对阵中,大陆的电子专家还研究出了制约12系统的方法。

  军史专家徐焰:我们也可以采取变频的办法,真频率、假频率交替使用。比如我现在咬你,我发一个假频率,这个时候你的红灯亮了,但实际上我并没有真正用雷达咬住你。等到你规避之后,我再用雷达的真频率咬住你,让你真假难辨。

  利用这个方法,地空导弹2营在1964年7月7日击落了第三架来自台湾的U-2侦察机。前方再传捷报,中央首长十分高兴,决定亲自接见这支英雄部队。

  1964年7月23日是地空导弹2营战士们人生中难忘的一天,在新中国军史上也有特别的意义。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主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接见成建制的部队。

  大陆这边在庆祝台湾U-2侦察机被击落,而海峡对岸,“黑猫中队”窥探大陆的念头仍没有停止。台海上空将展开怎样的新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