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

《求是》杂志编辑部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结底在于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的事业继往开来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深远考虑,将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突出位置,围绕如何培养造就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特别是2019年3月以来,总书记先后6次出席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并亲授“第一课”,全面完整、系统深刻地阐述了年轻干部如何成长成才、为谁干事创业等重大问题,为加强新时代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一文,是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3月1日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讲话的主要部分。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围绕年轻干部如何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从“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练就过硬本领”、“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等6个方面进行深刻阐述,对年轻干部提出明确要求。文章内涵丰富、蕴意深远,情真意切、语重心长,充满了深刻精辟的道理学理哲理,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要结合全党正在深入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结合学习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会这篇重要文章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提振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

  深切的关怀 殷切的期待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后继有人才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我们党历来重视年轻干部的教育培养、选拔任用工作。早在延安时期,我们党就提出“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20世纪60年代初,我们党提出了培养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任务。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及相关部门召开多次专门会议、下发专门文件,安排部署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党的各级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大力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取得了显著成效。

  廖俊波始终信念坚定、不忘初心,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图为廖俊波(左二)在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东涧花卉基地调研时的资料照片。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大年轻干部工作力度。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强调“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2018年7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开创性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将“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强调“要建设一支忠实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2019年3月1日,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总书记开宗明义地指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事,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2022年10月,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

  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牵挂于心。2019年3月以来,6期中青班,“每次开班式,我都来讲一讲”,“我每次讲话有所侧重,但要求是一致的,就是希望年轻干部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娓娓道来,从根本入手,从长远着眼,从当下切入,无论是谈理想信念、理论素养,能力素质、本领作风,还是讲修德做人、品行操守,担当尽责、干事创业,无不关涉“国之大者”、党之大计。既讲目标方向,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成为什么样的人,又讲怎么做、怎么干,蕴涵着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给年轻干部以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既谈历史的经验教训,古圣先贤、革命先辈的教导告诫,更从个人经历出发讲马克思主义的道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让人深感可亲可信可学,饱含关心关怀,充满激励鞭策,为年轻干部立身做事、健康成长提供了科学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谆谆教诲,极大鼓舞着广大年轻干部练好内功、增强本领,扎根实际、服务人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锲而不舍、顽强奋斗。从脱贫攻坚的战场到乡村振兴的热土,从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到改革攻坚的最前沿、基层治理的最末端,无数年轻干部迎难而上、勇挑重担,敢打敢拼、攻坚克难,切实发挥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作用。“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的廖俊波,“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黄大年,“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的黄文秀……总书记由衷点赞一个又一个年轻干部的好榜样,高度评价他们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他们学习。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党和人民对你们寄予厚望。”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提出殷切期望:“大家一定要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追求高尚纯粹的思想境界,练就堪当重任的过硬本领,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立党兴党之基 安身立命之本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是不是好干部首先看这一条。”“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用坚定理想信念炼就了‘金刚不坏之身’,干部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持续不断地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激励感召年轻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从正反两方面再次阐述理想信念对一个政党、一名党员的至关重要性。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总书记鲜明指出,年轻干部接好班,最重要的是“接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班”,“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人都不信奉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了,不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了,就会发生东欧剧变、苏共垮台、苏联解体那种‘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悲剧!”针对新形势下部分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需要引起重视的几种情形,总书记深刻分析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或动摇的原因,“无非是不真信”,“有的人总认为马克思主义太旧了、共产主义太远了、社会主义太长了,权力才是硬的、票子才是实的、享受才是真的”。总书记严肃指出,“对这些错误言行,必须坚决厘清和反对”。百余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理想甘愿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他们的英雄壮举、感人事迹可歌可泣、激励后人。总书记再次讲述李大钊、何功伟等模范共产党员的故事,深情歌颂他们的崇高精神,进一步深刻阐述共产党人的理想是什么、如何坚守理想信念、怎样为理想而奋斗等重大问题。

  “对理想的追求就是对真理的追求”。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坚定,是因为追求的是真理、遵循的是规律、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主动请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把生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图为黄文秀(左二)下屯访问贫困户的资料照片。

  “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年轻干部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我们的党、国家和民族才能有绵绵不绝的前进动力。国家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是年轻干部成长进步的大舞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总书记引用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的名言激励年轻干部“胸怀天下、志存高远,不忘初心使命,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

  “一步一个脚印奋斗,一代又一代人接力”。理想信念,从来都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践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理想信念不是拿来喊空头口号的,只有见诸行动才有说服力”。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总书记告诫年轻干部,“不能因此认为那就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就不去为之奋斗”。总书记以“七一勋章”获得者“把坚定理想信念体现在本职岗位上、落实在具体行动中”的共同优秀品质为例,强调“只要每个共产党人都从自己做起,从眼前的事情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奋斗,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会实现”。

  “常修常炼、常悟常进”。坚定理想信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过去坚定不等于现在坚定,现在坚定不代表将来坚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成坚定理想信念,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信一辈子、守一辈子”。总书记要求年轻干部牢记:“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无论顺境逆境都坚贞不渝,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

  筑牢思想防线 守住廉洁底线

  “廉者,政之本也。”

  “要弘扬清廉之风,教育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全面查找廉洁风险点,筑牢思想防线,坚守法纪红线。”2023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对以学正风作出深刻阐释,强调要按照“三不腐”要求健全相关制度、严格执纪,建好护栏。

  “腐败是最容易导致政权颠覆的严重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自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就,警醒年轻干部要守住拒腐防变防线:“这个问题,我是反复讲、经常讲。这是因为从现实情况看,确有响鼓重槌的必要。”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总书记曾告诫年轻干部必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看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能不能干,守住拒腐防变的防线。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重申这一要求,强调年轻干部要“谨记在心,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

  “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对党员干部来说,只有正心明道、怀德自重,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剖析一些违法乱纪干部的种种错误心态和行径,一针见血地指出,“无一不是从心里破防开始走向堕落的”。守住内心,方得理明。总书记以一份受查处干部“发人深省”的忏悔书为例,强调年轻干部要“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

  “从小事小节上守起”。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一个人蜕化变质往往是从吃喝玩乐起步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八项规定入手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从“小事”改起,从“小节”治起,落细落小,积尺寸之功,防患于未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八项规定是党中央立下的铁规矩,决不能不当回事”,“对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要越往后执纪越严。对新选拔的年轻干部,凡是违反了要一律从严查处,出现此类问题要一票否决,典型的还要予以组织处理”。

  “层层设防、处处设防”。现在社会十分复杂,利益关系盘根错节,诱惑考验形形色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干部要守住守牢拒腐防变防线,不是设一道、两道关口就够了,而是要层层设防、处处设防”,并对年轻干部提出守好“五关”的明确要求。一是“守住政治关”。总书记强调,“在党的纪律规矩中,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要求年轻干部“时刻绷紧旗帜鲜明讲政治这根弦,在大是大非面前、在政治原则问题上做到头脑特别清醒、立场特别坚定,决不当两面派、做两面人,决不拿党的原则做交易,决不搞‘七个有之’那一套”。二是“守住权力关”。权力是把“双刃剑”。总书记要求年轻干部“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感,坚持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特别强调“不能把公权力变成谋取个人或利益集团、‘小圈子’私利的工具,不能成为任何利益集团、权势团体、特权阶层的代言人、代理人”。三是“守住交往关”。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必要的人际交往是不可避免的。总书记强调,“交往必须有原则、有规矩,给自己装上‘防火墙’、‘过滤网’,不断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四是“守住生活关”。总书记要求年轻干部“培养健康情趣,崇尚简朴生活,有一种‘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定力,保持共产党人本色”。五是“守住亲情关”。家风连着党风政风,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严格家教家风,既要自己以身作则,又要对亲属子女看得紧一点、管得勤一点,坚决防止他们打着自己的旗号搞特权、谋私利,坚决防止他们被‘围猎’、被利用”。

  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严管就是厚爱,是对干部真正负责、真正爱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拒腐防变,既要靠年轻干部严格自律,还要靠组织上严格教育管理。他特别强调,“越是重点选拔的干部越要重点管理,越是有培养潜力的干部越要严格要求,决不能一选了之”。

  树牢正确政绩观

  “新班子起来了,一定要注意啊,不要有大干快上的冲动,也就是不能不按规律办事,急功近利、急于出成绩。要把这种浮躁心理、急躁心态都压下来,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搞现代化建设。”2023年3月5日,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及自己在二十届二中全会上的这番叮嘱,进一步强调:“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走那种急就章、竭泽而渔、唯GDP的道路。这就是为什么要树牢新发展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也就在这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政绩观是否对头,不仅影响到干部个人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员干部解决好政绩观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不要搞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多做一些功在当代、利在长远、惠及子孙的事情”,“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

  “创造业绩,必须解决好为谁创造业绩、创造什么样的业绩、怎样创造业绩的问题,也就是要解决好政绩观问题。”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对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作出深刻论述,对年轻干部提出明确要求。

  “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习近平总书记列举一些领导干部因“把干事和个人名利捆绑在一起”所导致的种种扭曲政绩观,忠告年轻干部:“一定要牢记创造业绩的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为党和人民干事创业上。”

  “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给人民办事的,党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谋划推进工作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什么是好事实事,要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总书记结合自己在地方工作时的经历,再次强调,“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总书记辩证地指出,“有些事情是不是好事实事,不能只看群众眼前的需求,还要看是否会有后遗症,是否会‘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政绩观、发展观是否对头,决定着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新发展理念是指挥棒、红绿灯,要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关键在于树立和践行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批评了一些干部跟不上新的发展要求的问题,再次强调,“新形势下发展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一定要在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上下功夫”。

  邹碧华崇法尚德,践行党的宗旨、捍卫公平正义,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习近平总书记称赞邹碧华为“新时期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以邹碧华同志为榜样,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图为时任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院长的邹碧华接待当事人的资料照片。

  “深入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必须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来不得半点虚浮”,“按规律办事、按规矩做事,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就必须深入实际、了解实际;要了解实际,就要注重调查研究。针对现实中一些干部缺乏科学精神、求实态度而产生的问题,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加强科学论证,防止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总书记带领大家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强调“这些要求和方法,至今仍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业绩都是干出来的”。新时代的伟大成就都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拼出来、干出来的,要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仍然要靠拼、要靠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员干部一定要真抓实干,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善作善成,坚决杜绝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落实的做法。对当务之急,要立说立行、紧抓快办,不能慢慢吞吞、拖拖拉拉。对长期任务,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滴水穿石,久久为功。要强化精准思维,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依靠学习增强本领

  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

  1939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分析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我们要建设大党,我们的干部非学习不可”。

  2018年7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优秀年轻干部要有足够本领来接班”的深刻命题,强调要“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自觉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着力解决“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的问题,围绕全党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能力素质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切勉励广大年轻干部珍惜光阴、不负韶华,如饥似渴学习,一刻不停提高。

  “年轻干部要成为栋梁之才,既要德配其位,也要才配其位”。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新的使命任务对干部能力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结合年轻干部的实际情况,再次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如果不抓紧加油充电,不主动学习适应,自以为是,盲目自大,就干不好工作,有时还会铸成不可挽回的错误。”

  “最根本的本领是理论素养”。理论修养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做好工作的看家本领,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这个看家本领掌握得越牢靠,政治站位就越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就越强,观察时势、谋划发展、防范化解风险就越主动。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将“学思想”摆在首位,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全面系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自觉用这一重要思想指导各项工作。总书记指出当前理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再次强调党员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厚实理论功底,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各项工作朝着正确方向、按照客观规律推进”。

  “所有实际能力的获得都要靠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是领导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年轻干部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在实践锻炼中砥砺品质、提高本领。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进一步嘱咐年轻干部“一定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强调“要虚心用心,甘当‘小学生’,不懂就问、不耻下问,切忌主观臆断、不懂装懂”。

  敢于担当 英勇斗争

  “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带头担当作为,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号召党员干部继续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

  敢于担当、敢于斗争,是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我们党一路走来,能够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一切艰难险阻,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敢于担当、英勇斗争。今天,我们肩负使命任务的艰巨性、面对风险挑战的严峻性、进行伟大斗争形势的复杂性都前所未有。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号召党员干部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强调“只有全党继续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担当和斗争是一种精神”。无私者无畏,无畏者才能担当、能斗争。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和斗争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国家、民族和人民,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正是为此献出了宝贵生命。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同革命先烈相比,我们的担当和斗争无非是多做一些工作,多解决一些棘手问题,多得罪几个人。把这些想开了,我们还有什么可畏难的,有什么不敢担当的?!”

  “担当和斗争是一种责任”。干事担事,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敢于负责才叫真担当、真斗争。”通过重温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作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党员干部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勇担当、敢斗争,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勉励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图为群众在河南省兰考县展览馆参观(2021年3月2日摄)。

  “担当和斗争是一种格局”。“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坚持局部服从全局、自觉为大局担当更为可贵。”习近平总书记讲述当年主政宁德时支持闽东这个局部“服从全省乃至全国这个全局”的经历,教育党员干部要自觉为大局担当。为大局担当,就必须心怀“国之大者”。如何做到心怀“国之大者”?总书记指出,就是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想问题、办事情,一切工作都要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不能为了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为了暂时利益损害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主持起草党的十八大报告时,习近平同志特别指示,要强调“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一条。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准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才能够团结带领人民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从容应对一系列风险考验,攻克一个个险阻难关,创造一个个人间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新时代党带领人民走过的非凡历程,深刻指出:“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唯有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才能赢得尊严、赢得主动,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总书记特别强调:“我们这支队伍里不能有胆小鬼,更不能有心怀异心、身在曹营心在汉、同床异梦的人。年轻干部一定要挺起脊梁、冲锋在前,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不管你当多大的官,不要忘记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真真切切为百姓着想,要联系群众,要平易近人。”

  这番话,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父亲习仲勋同志对他的谆谆嘱托。父子两代人,从“群众领袖”到“人民的勤务员”,血肉相连、鱼水情深的人民情怀一脉相承。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光荣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先后开展一系列集中学习教育,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教育引导全党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通过集中教育,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群众观念得到了强化,党群关系更加密切,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这些问题,不能听之任之,必须严肃查处,否则就会损害党的威信和形象,侵蚀党的执政根基”。新时代如何更好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总书记提出明确要求。

  “首先要对群众有感情”。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对群众怀有深厚感情,才能筑牢执政根基。“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讲述革命战争年代中央苏区“军民一家亲”、习仲勋同志与陕甘边区群众打成一片的红色佳话,启悟年轻干部:“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就会把我们当亲人;我们真心实意关心群众,群众就会拥护和支持我们。”

  “改进群众工作方法”。现在,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多元,群众诉求更加多样,群众工作环境更加复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改进群众工作方法,提高群众工作水平”。信访是群众反映诉求的重要渠道。信访问题,有的是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有的是正在发生的现实问题,大多非常棘手。总书记强调,“不管怎么难,我们都要想方设法去化解,不能躲着、拖着”,“当干部就要为群众排忧解难,对上访群众有什么好怕的?”回顾在地方工作时服务群众的有效做法,总书记道出做好信访工作的根本之道:“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既可以消气,也可以通气,关键是要通过信访渠道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举一反三,加以改进,更好为群众服务。”

  “学网、懂网、用网”。互联网时代,大量群众特别是青年喜欢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发表意见。人在哪里,工作重点就要跟进到哪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是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的重要阵地,也是重要手段”,“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做好解疑释惑工作”。近年来,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兴起,聚集了包括网约车司机等大量新就业群体。总书记要求,“要高度关注新业态发展,坚持网上网下结合,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社会基础”。

  新时代是大有可为的时代。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广大年轻干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勤而不辍苦练内功、增强本领,主动作为、担当使命,就一定能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延伸阅读

  习近平: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30日 15:50 来源:求是 编辑:许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