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炎热的夏季,朝鲜停战谈判在三八线附近的开城艰难开始了。会上,朝中方面首席代表南日阐述了朝中方面主张以三八线为双方军事分界线的这一基本原则立场。朝中方面认为,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是符合举世公认的历史事实的,回到战前的状态是一个最合理的要求。
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副部长齐德学:为什么要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南日谈的理由就是,战争爆发前三八线就是分界线,战争爆发以后,双方反反复复在三八线南北拉锯,现在大体位置也在三八线,所以三八线是国际上公认的一条分界线。
军事讹诈!朝中方面驳斥美方荒谬主张
对于朝中方面的合理主张,美方不仅断然拒绝,而且狂妄地炫耀其海空军“优势”。美方代表乔埃提出了一个非常荒谬的“海空军优势补偿论”。
外交学院副教授李潜虞:他说,我们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一旦签署停战协定之后,空军、海军都不能进行军事行动了,因此在军事分界线的划定上你要给我补偿。
美方代表团拿出了一份他们标定的军事分界线地图。如果按照这个方案,中朝军队就需要后撤数十公里,退出1.2万平方公里的地区。这种军事讹诈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朝中方面的有力驳斥。
毛泽东主席致电谈判代表团负责人李克农,指出:我方必须坚持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的主张,并以坚定不移的态度,驳回其无理要求。
然而美方也没有让步的打算,甚至提出更加荒唐的提案。美方代表乔埃以与海空军优势自相矛盾的理由,即“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弱,提出也要得到补偿。
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副部长齐德学:南日就反驳他,你们强我们要给补偿,你们弱我们还要补偿,不管你们强你们弱我们都要补偿,这不是非常滑稽可笑的观点吗?
长空亮剑!打破美国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双方各持己见,谈判在十几天里没有丝毫进展。1951年8月18日,为配合“联合国军”代表团关于军事分界线的谈判,迫使朝中方面接受美方的无理提议,在美军地面部队发动夏季攻势的同一天,美国空军开始了空中攻势——“绞杀战”。
美军飞机开始集中攻击朝鲜北部的铁路系统,企图在90天内使朝鲜北部的铁路运输陷于完全停顿的地步。
关键时刻,年轻的中国空军临危受命,长空亮剑!
军事科学院原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罗援:抗美援朝战争以后,空军是仓促上阵,力量比较薄弱,各类飞机加起来不到两百架。我们的飞行员受的飞行训练时间非常短,更谈不上空战经验了。
与初出茅庐的中国空军相比,美国当时投入朝鲜战场的飞机已多达1700余架,不仅性能优越,机种配备齐全,而且美军飞行员约有半数以上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空战经验十分丰富。
1951年9月25日,志愿军空军雷达发现由美军战斗机和轰炸机组成的混合编队共计5批112架,正向朝鲜北部地区进犯。志愿军空4师16架米格-15战斗机迅速升空,在苏联空军的配合下正面迎敌。
在激烈的空战中,眼见战友的飞机受损,年仅22岁的志愿军飞行员刘涌新拿出与敌人“空中拼刺刀”的无畏精神,单枪匹马冲入美军机群。
军事科学院原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罗援:刘涌新驾机疾速腾跃,猛烈开炮,打得敌机只顾躲闪,为战友赢得了跳伞的时间。见战友脱险以后,刘涌新驾机咬住一架F-86,一阵猛烈炮火,打得这架F-86冒着黑烟掉了下去。
此战,志愿军空军首创击落美军F-86战机的纪录,美国空军自称不可战胜的神话,在志愿军空军的炮声中破灭。
这场大规模空战持续了三天,志愿军空军和苏联空军共击落美军战机26架、击伤8架。10月2日,毛主席看到空4师的战报后,挥笔写下“空四师奋勇作战,甚好甚慰”的赞语。
谈判复会!军事分界线协定达成
美军在空中“绞杀战”中没有占到便宜,地面的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同样无功而返。
时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布莱德雷在写给杜鲁门的报告中抱怨道:“用这种战法,李奇微至少要用20年的光景才能到达鸭绿江。”
战场上的失败让美方不得不谋求重新回到谈判桌前,以谈判的方式确定军事分界线。为了逃避破坏开城中立区协议的责任,李奇微坚持以更换谈判地点作为复会条件。为了打破僵局,尽快复会,周恩来总理为毛主席起草了发给李克农等的电报。在这份首次公开的电报手稿中,清晰写道:
“对方既已提出要求换在一个双方平等控制的地区开会,并要我方提出这个地点以图再次转弯,我方不宜再次拒绝更换地点,而应主动地提出在板门店恢复双方代表团的会议。”
1951年10月25日,在志愿军入朝作战一周年之际,中断了63天的朝鲜停战谈判在板门店复会。
复会后,双方再次就军事分界线的划分进行了讨论。这一次,美方代表的狂傲态度有所收敛,不再炫耀他们的海空优势。
经过一轮轮的讨论,谈判双方终于在1951年11月27日就军事分界线的划分达成协议,确定以双方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并各由此线后退两公里建立非军事区。
从谈判桌上到战场上,又从战场上回到谈判桌前,朝鲜停战谈判终于达成了一项实质性的协定。
历时四个月关于军事分界线问题的谈判充分表明,如果没有有力的军事打击相配合,同美国人谈判是不容易的。就像毛主席曾说过的:“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联合国军”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依旧得不到。到1952年5月,在停战谈判的五项议程中,只剩下第四项战俘问题悬而未决。
而这,也成为朝鲜停战谈判中最为棘手也最为旷日持久的斗争。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