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开始,美国就多次出尔反尔,不断设置障碍,导致谈判多次陷入僵局。1952年10月初,“联合国军”首席谈判代表哈里逊单方面宣布无限期休会,关上了双方谈判沟通的大门!谈判桌外,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不断对朝中方面实施军事压力,以期望扭转被动局面,尽快实现所谓“光荣的停战”。
在经过上甘岭战役后,美国人在谈判桌上没有得到的东西,在战场上也没有占到任何便宜。1953年2月22日,“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主动致函朝中方,提议先交换伤病战俘,试图借机恢复谈判。
以打促谈!停战协定签字在即
1953年4月26日,由美国单方面中断了6个月零18天的朝鲜停战谈判重新复会。然而,对于朝中方面提出的方案,美方表示坚决反对。
5月13日,美方提出停战后将不直接遣返的全部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就地释放。美方的无理要求致使刚刚恢复的停战谈判再度陷入僵局。
让美国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同一天,志愿军向“联合国军”阵地发起猛烈进攻,打响了1953年夏季反击战第一阶段作战。
迫于压力,美方不得不再次回到谈判桌前,并且接受了朝中方面提出的大部分提议。
在这一次的谈判中,南朝鲜代表却出人意料地缺席了。
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副部长齐德学:李承晚是一直不赞成停战的,他一直想整个朝鲜半岛统一在他的管辖之下,美国人又怕李承晚捣乱,所以美国人做的一些决策,都背着李承晚,在谈判会议开会之前一个小时才告诉他。
美方在谈判桌上的让步使李承晚大为震怒,他叫嚣反对任何妥协,要进军鸭绿江,单独打下去,并指使南朝鲜谈判代表退出谈判。
1953年5月27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夏季反击战第二阶段作战,重点打击南朝鲜军。
志愿军在战场上的接连胜利,大大促进了停战谈判的进程。6月8日,谈判双方达成了关于战俘遣返的协议。至此,朝鲜停战谈判各项议程全部达成了协议,停战协定签字在即。
毛泽东:停战签字必须推迟
6月17日深夜,南朝鲜军战俘营里的朝鲜人民军战俘突然陆续离开战俘营。至6月底,共计2.7万余战俘在李承晚的命令下被就地释放。
李承晚公然破坏谈判刚刚达成的战俘遣返协议,并叫嚣要将这些战俘强行编入南朝鲜军队。
朝中方面对于李承晚释放战俘的行为向美方发出了严厉的质问,然而美方极力推卸责任,为美国纵容李承晚集团破坏战俘协议进行辩护。 为此,6月21日,毛主席给刚刚到达朝鲜准备参加朝鲜停战协定签字的彭德怀发去电报,“停战签字必须推迟,推迟至何时为适宜,要看情况发展方能作决定。再歼灭伪军万余人,极为必要”。
7月13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金城战役,对金城以南南朝鲜军4个师防守的正面25公里的坚固阵地发起猛烈攻击。
战斗打响后,志愿军1100多门火炮密集发射炮弹1900余吨,南朝鲜军的主要工事瞬间灰飞烟灭。这是志愿军入朝以来,集中火炮数量最多、火力最强的一次战役。
军事科学院原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罗援:金城战役让美国意识到必须尽快结束战争,将损失降到最小,南朝鲜部队也必须到此为止。美国也向朝中方面做出了承诺,要遵守停战协议。这次停战协议是我们的胜利给打出来的。
达成协议!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整,朝中代表团首席代表南日和“联合国军”代表团首席代表哈里逊从南门步入大厅。大厅正中,东西向并列摆放着两张长方形会议桌,中间的方桌上摆放着用朝、中、英3种文字书写的《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及其附件,共18份文本。
双方代表就座后,分别在各自的9份协议文本上签字,随后相互交换签字。这场无声的仪式,有力地宣告这场持续两年多,历经158轮会谈的朝鲜停战谈判落下帷幕。
当天下午1时,“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南朝鲜汶山的帐篷里,签上他的名字。当晚10时,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元帅于平壤首相府签字。次日上午9时30分,彭德怀在开城签下了《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和《关于停战协定的临时补充协议》。
7月29日下午,谈判双方在板门店交换了签字文本。这份来之不易的停战协定,标志着全世界人民渴望已久的朝鲜停战终于实现,历时3年1个月的朝鲜战争和中国人民2年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至此结束。
国防大学教授卢勇: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标志着我们取得两个方面的伟大胜利。第一个方面是军事上的伟大胜利,第二个是在政治上抵御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的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2020年10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