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瞄定“精准”再出发!住房城乡建设部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掠影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2013年11月3日,带着对少数民族贫困群众的深切牵挂,习近平总书记千里迢迢来到了我们深山苗寨——湖南花垣十八洞村。总书记走访贫困户后同乡亲们就围坐在这里,亲切地拉家常话发展……”

  微风不燥,阳光和煦。2023年6月28日下午,在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精准坪广场上,苗族姑娘吴秀满正在深情讲述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时的情景。十年飞逝,苗寨巨变,但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犹在耳畔:“我们在抓扶贫的时候,切忌喊大口号,也不要定那些好高骛远的目标,扶贫攻坚就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十八洞村一景

十八洞村一景

  参加这堂“精准扶贫从这里出发”微党课的是住房城乡建设部帮扶办公室组织的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的116名学员,他们来自部定点帮扶县和对口支援县湖北省红安县和麻城市、青海省西人宁市湟中区和大通县、福建省连城县、西藏康马县,还有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定点帮扶县四川省马边县和雷波县等共8个县(市、区)。

  远处群峰起伏,山峦叠翠,眼前是村民和游人一张张幸福的脸庞。聆听总书记到苗寨的温暖故事,重温入党誓词,同声高唱《我的祖国》。微党课大有深意,学员们用力摇动着手中鲜艳的国旗,心情激动又振奋。

学员们在上微党课

学员们在上微党课

  “这是我参加过的最难忘的一次党课。”西藏康马县南尼乡南尼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强巴激动地告诉记者,从青藏高原辗转两天来到精准扶贫首倡地,受到了一次新的洗礼,回去之后,将瞄定‘精准’,带领乡亲们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继续加油干。

为传统村落把脉问诊

  如何理解传统村落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的发展目标?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哪些误区?为什么说传统村落应该有的模样是土、小、旧、慢?……住房城乡建设部帮扶办公室、村镇建设司负责同志以传统村落保护与传承为主题,为学员们上了培训第一课。

培训班开班式

培训班开班式

  “这样的讲座深入浅出,许多案例和图片就来自我们身边,充满泥土气息,我们愿意听,也听得懂。”湖北省麻城市夫子河镇付兴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戴怡文说,传统村落是我们的核心资源,2014年付兴湾被国家列入第3批传统村落名录以来,积极主导编制村庄规划、保护发展规划、旅游规划等,采莲船、龙灯、打腰鼓、踩高跷等民间文娱活动和传统美食鱼面得以保护和传承。

  “传统村落不仅要保护好,还要利用好,传承好。回去之后我们村就要着手谋划发展乡村旅游。”福建省连城县朋口镇池溪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邱文还表示,池溪村传统建筑资源丰富,2023年被评为全国第6批中国传统村落,但对传统村落下一步发展认识模糊。“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讲座概括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原则为我们未来工作指明了方向。”

产业驱动促发展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来到花垣县龙潭社区,学员们被占地230亩的荷花旅游观光基地美景所吸引。据介绍,近年来,龙潭社区因地制宜,不断加大产业发展步伐。通过全程托管、联耕联种、代管代种等方式,种植了60亩莲藕、20亩紫米、10亩金丝皇菊等农作物,还建成了40亩葡萄杨梅生态采摘园、40亩“中华鳖”养殖基地、3120平方米标准化黄牛健康养殖示范基地。

  “走绿色生态发展道路是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四川省马边县劳动镇福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恒志介绍说,近年来,福来村发展养殖业,坚持关停或改造存在面源污染的养殖场,村干部带头成立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建成自繁自养标准化猪场,采用固液分离技术,将猪粪便和尿液分别加工成固态、液态有机肥,基本实现零污染、零排放。“感谢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住房城乡建设部纪检监察组的协调和帮助,使我们能有机会参加这样干货满满的培训。”

  走进位于龙潭社区的湖南十八洞幸安祺服饰有限公司,两条标准服装专业生产线正紧张运转着。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公司主要以定制制服、校服为主,年生产能力60万件(套)以上,年销售额5000多万元。公司在职人员主要是附近居民,其中有聋哑人9人、脱贫户31人,月平均工资发放在3500元以上,极大地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福建省连城县朋口镇瑶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90后大学生村官黄桂平毕业后,曾在多家公司任职并在厦门创立了自己的箱包公司,2019年回到家乡,当选村书记之后成立分公司,吸收本村及附近村民就业。他还紧盯丁香罗勒中草药种植项目,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着手流转100亩土地,村民以土地入股,带动30户农户一起种植。

  走进十八洞智慧农博园,智慧农业大脑8000平方米的智能科技温室群里,集中展示的无土栽培、光植物工厂等现代前沿农业高新科技让学员们大开眼界。这里的现代农业科技展示基地已建成院士油菜试验基地100亩、油茶示范基地200亩、蛋白桑种植基地150亩。来自油茶种植大县红安的几位村书记驻足在“华字系列”良种油茶苗圃前,详细询问油茶有关品种、墒情、产量、销售等细节,商讨如何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脱贫攻坚要精准,乡村振兴发展产业也要精准。四川省雷波县汶水镇汶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万华告诉记者,近年来,汶水村因地制宜谋划出产业发展,在高海拔山区,利用广阔的草场资源和优良的自然环境,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建设面积1404亩、存栏950头的高山生态肉牛养殖基地。在山间缓坡地带建设高山有机芦笋田园综合体、大棚蔬菜、肉牛循环种养基地等生态环保、附加值高的种养殖业。在山下集镇,发挥交通优势,建设新型农贸市场综合,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经营彝绣坊,建设食品烘干房、冻库等农产品加工、运输设施,积极发展商贸物流加工产业,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明星书记上讲台

  朴实高大、脸色带着特有的高原红,来自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共和镇苏尔吉村的苏生成为培训期间学员们一致追捧的“明星”。这不仅仅是因为他身上有“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青海省委第十三届候补委员”等诸多荣誉和光环,更因为这个藏族硬汉带领了一个极度贫困村脱贫致富奔向小康之路。

  6月29日下午,苏生成应邀走上培训讲台,向学员们讲述了自己带领乡亲们在一穷二白的困境中如何逆袭的故事,一个个感人的细节让大家深受触动,不时举起手机对准这个书记“明星”拍照。课后,许多学员主动找到苏生成,交流经验,讨教乡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策。

  近年来,苏尔吉村通过政策引导、合作社运营、全民共建等方式,优化调整种植结构,推进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创新村级事务管理、改善提升村居环境,闯出了一条产业转型、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子。注册登记“苏尔吉牌”商标,打造特色农产品。蔬菜集中连片种植面积由2002年的60亩增加到了2020年的1600余亩,绿色蔬菜远销上海和北京等地。原来远近闻名的穷山村如今已变得山青青、水悠悠,村容景致优美,旅游产业初具规模,乡亲们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名副其实的小康生活。

  群雁高飞头雁领。红安县八里湾镇莲花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丽丽对此深有感触,这个从甘肃“陇上江南”走出来的姑娘,是嫁到莲花山村的“新莲花人”。“我现在已经深深爱上了莲花山村的山山水水。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中,我们基层支部书记要以身作则,村两委干部是发动机、支部党员是火车头,而我就是那个年轻的驾驶员,驾驶着‘莲花山村动车号’驶向幸福的康庄大道。”

探索治理新模式

  “亲帮亲,户帮户,党员帮群众。”花垣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负责同志主讲《我们需要互助五兴——十八洞村推行“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农村基层治理新模式的经验与启示》,用一个个生动事例,解读了十八洞村在基层治理方面的成功实践。

  一名党员带动5户群众,学习互助兴思想、生产互助兴产业、乡风互助兴文明、邻里互助兴和谐、绿色互助兴家园。目前,十八洞村已组建了41个互助小组,覆盖了全村225户农户,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日益凸显。

  青海省大通县景阳镇土关村党支部书记李永延告诉记者,2018年,土关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列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示范村。五年来,通过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五共”工作机制,村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民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西藏康马县南尼乡四级主任科员索朗旺堆介绍说,按照县委统一部署要求,网格布局全域落地,将基层党建网、网格治理网、社会服务网等“多网融合”。全乡划分为5个网格、12个网格小组,并在每个联户确定1到2名党员中心户,持续强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切实让支部行动起来,党员活跃起来。

  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住房城乡建设部帮扶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说,近年来,住房城乡建设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培训工作中精准发力,“扶智”“扶志”先行,下大力气培养村党支部书记、基层干部和乡村振兴带头人“三支队伍”,坚持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先后到过河南兰考张庄村、陕西延安梁家河村、河南新县田铺大塆、福建南安蓉中村、安徽金寨大湾村、浙江安吉余村等地,实地培训了1060余人次,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30日 12:41 来源:“中国建设报”微信公众号 编辑:石光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