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大力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打造了一支讲政治、能扛活、有情怀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稳步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
凝心铸魂 将旗帜鲜明讲政治融入首都干部血脉
党的十八大以来,首都广大党员干部在接续开展的党内集中教育中,经受了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日益坚定、“两个维护”更加自觉。
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深入开展,北京市委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以首善标准做好各方面工作。将调查研究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市级领导干部带头大兴调查研究,各部门各单位坚持用好接诉即办“每月一题”机制,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高频共性难题,着力办好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等民生实事。
集中教育争一流,日常学习不放松。北京市委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作为首要任务,坚持重大理论轮训机制,研究建立具有首都特色的课程体系,完善培训班次设置,着力凝心铸魂,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强化专业化能力培训,以分岗位小班式实战化培训提升换届后地区领导班子能力本领,精准抓好年轻干部教育培训,实施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计划,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培训格局。
强基固本 走出一条党建引领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探索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具有北京特点的经验做法。
在大战大考中检验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在服务保障重大活动中,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冬奥盛会等成功举办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抗疫斗争中,广大党员干部与基层群众风雨同舟、并肩战斗,坚决筑牢首都疫情防控防线。
首都事业前进到哪里,党的旗帜就在哪里高高飘扬。
超大城市治理的火热实践中,一条“一拨就灵”的12345热线架起政府与市民的连心桥。探索建立“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制度,推进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以来,12345热线共受理群众诉求1.1亿多件,一大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得以解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奔赴共同富裕的征程中,全市所有村、社区“两委”换届高质量完成;持续选派六批2000余名第一书记驻村帮扶,推动全市7.3万低收入农户“脱低”、234个低收入村全面消除、598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部“消薄”。积极探索党建引领行业治理有效途径,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首都超大城市治理,全市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稳步提升。
在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总结推广机关党建“六个引领”工作法,率先出台国企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项清单和国企党支部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工作指引,制定关于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措施,探索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六聚焦六强化”推动公立医院党建业务互融共促。全面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建设5600余个党群服务中心(站点),打造教育党员、联系群众、服务基层的有效阵地。推广使用“党员E先锋”网络平台,积极推进数字化赋能基层党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彰显出强大生机与活力。
选优配强 建设堪当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委深入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高质量发展需要,源源不断培养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心寒、不让一线的干部失落、不让带“病”的人提拔,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干部支撑。
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制定实施《加强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办法》,坚持在重大任务、重大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确保选出来的干部政治上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
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围绕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有针对性地选干部、配班子,注重老中青梯次配备,各级领导班子结构不断优化、整体功能持续增强。
不断完善党管干部、选贤任能制度。制定实施市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流程、贯彻落实《干部考核条例》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完善领导班子综合分析研判、干部交流任职、挂职等工作机制,干部工作的制度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制定实施《关于建设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意见》、贯彻落实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的措施,明确干部队伍建设战略目标、实施路径和工作要求。制定实施“两区”“三平台”干部人才支撑三年行动计划、城市副中心干部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生态涵养区干部人才支持计划等政策文件,以及政法单位、国有企业、市属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着力强化实践锻炼。制定实施领导干部治理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不断优化干部治理理念、提升治理能力、增强治理效能。统筹选派干部参与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及重点工作,开展首都干部治理能力提升专项挂职。统筹向10个省市选派支援合作干部人才,援派队伍规模常年保持在2000人以上。
着眼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顺利完成区、乡镇换届,一批年纪轻、学历高、有朝气、干劲足的干部进入新一届领导班子。健全完善年轻干部育选管用全链条工作机制,开展年轻干部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交流任职。开展定向选调和“优培计划”招聘,从源头上提升干部队伍质量。
树牢担当作为正确导向。研究出台关心关爱干部系列文件,制定实施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办法、容错纠错工作办法,进一步健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制度体系。策划制作“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电视访谈系列节目,大力宣传扎根基层、实绩突出的基层一线党员干部。
坚持加强干部全方位管理、经常性监督,突出抓好“关键少数”,常态化推进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因私出国(境)、“裸官”管理等工作。结合巡视工作实现市委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全覆盖”,扎实推动问题整改,着眼长远建章立制,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用人环境。
认真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及配套法规,制定实施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公务员分类改革,全面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有序推动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各项制度平稳落地。推进分级分类考录,面向优秀社区、村党组织书记招录公务员,探索开展面向企事业单位优秀人才公开选调,持续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
深化改革 厚植天下英才追逐梦想的沃土
一组数据看北京人才工作——
人才资源总量达792.6万人,密度达68.4%;“两院”院士数量占全国近二分之一,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398.5万人,人力资本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21.6%,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6%……
亮眼的数据背后是敢为人先的大胆创新。北京市委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完善党管人才领导体制机制,大力培养引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创新体制机制,全方位用好用活人才。完善市、区两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架构,组建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聚焦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发挥中关村先行先试作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注重向用人主体授权,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实施自主认定改革,授予用人单位高层次人才自主认定权。积极为人才松绑,建立职称评审“直通车”等机制,赋予战略科技人才及其团队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
立足北京科技和人才优势,自主培养人才。建设顶尖科学家领衔的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对“北京学者”计划瞄准的战略科技人才,逐人制定培养方案,给予长周期稳定支持。支持高校院所与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基地,创新“企业出题、院所答题、产线验证”协同攻关模式,在实践实战中培养人才。实施基础研究创新工程,支持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基础研究。
强化政治引领,用心用情服务人才。坚持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深化国情研修、青年人才训练营等活动,持续制作播出人才纪实电视节目《为你喝彩》,引导人才矢志爱国奋斗。结合北京实际,制定实施一揽子人才支持保障政策,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环境,为各类人才更好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条件。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