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浦东新区塘桥街道南城居民区成立于1999年,由3个商品房和2个老旧小区组成,现有居民1496户、近3500人,业委会组建率100%。居民区党总支下设6个党支部,现有党员232名,2021年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近年来,党总支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率先探索推进“三口一视界”建设(聚焦“小区主出入口”横向50米、纵深100米的阵地建设,打造“安全守护的关口”“社区服务的端口”“文明示范的窗口”),成立物业党建联建联谊会、“馨丁缘”退休教师志愿服务队等自治团队,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整体面貌
二、特色做法及成效
(一)夯实组织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柔韧度”。把划分标准细化优化。以居委划分为契机,按照“地域空间毗邻、人口规模相近、矛盾冲突均衡、资源禀赋齐全”原则,科学划小管理服务单元,将管辖小区由原来10个减少为5个,让管理幅度更合理。把组织网络织密织细。建立1个居民区、7个微网格、65个楼组的“1+7+65”三级网格体系,形成“总支抓总、支部包网、楼组包楼、工作到户”的运转机制,实施“多层楼组包干+高层楼层包干”模式,打造一体联通管理网格,让管理触角更灵敏。把骨干力量配齐配强。足额配齐优化社工队伍,同步配强微网格长、专兼职微网格员、楼长、志愿者等骨干力量,79名下沉干部和报到党员参与基层治理,让治理力量更精锐。
(二)创新治理模式,提升为民服务“能见度”。打造治理新空间。通过“微提升”“微改造”,把便民工具箱、接待问询、志愿者招募等服务、资源、功能延伸至“小区主出入口”,大力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切实增强居民的安全感与便利度。建立新服务机制。由居民区党总支牵头,“三驾马车”主动“亮相”参与轮值接待,形成多元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显示度。下沉“三会”制度。通过在门卫室等设置意见箱、登记本、问询表,动态形成议题清单,有力提升治理参与度。
平安志愿者开展清洁家园活动
(三)深化治理能效,提升社区工作“精细度”。实行“定制化”服务。微网格员“包干到户”,全覆盖联系走访,建立特殊群体关爱手册,每月上门送温暖、送帮助、送服务100余人次,让服务更精准。推动“加速度”响应。依托“三口一视界”治理模式,积极收集居民反映的建议136条、召开共性听证会42次,协商解决加装电梯、楼道美化、环境整治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回应更及时。促进“高效能”治理。充分调动社区能人、达人等各方参与,将在门口收集到的意见、建立的联系、发掘的力量,导流至社区治理中,挖掘出静艺绿化队、门岗接待服务队等自治团体,居民区“一家独唱”变多元主体“百花齐放”,让治理更有效。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