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梅河口市和平街道八十八栋社区辖区面积2.2平方公里,现有居民7270户12876人。辖区居民多元复杂,呈现出中低收入家庭多、老年人多、残疾人多、农村进城人口多的特点,矛盾纠纷问题突出,如何有效化解这些矛盾纠纷,为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需要创新工作举措。
八十八栋社区整体面貌
一、筑牢党建引领“主阵地”,打好“网格宣传牌”。充分发挥网格长、楼长“铁脚板”“婆婆嘴”的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引导辖区居民通过自治的方式来解决矛盾纠纷,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纠纷发生。各小区全部成立业委会或物管会,楼长“微调”作用发挥明显,居民自觉参与到小区的卫生、噪音、公共资源占用等问题的排查和调解工作中,遇到公共问题有反映渠道,也愿意协商解决,居民自治能力逐步提升。
二、绘制多方共治“同心圆”,打好“网格分级牌”。社区党委以网格长日常巡查为契机,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台账,将矛盾纠纷按照难易程度,分为“蓝黄绿橙红”五个等级。“蓝”,就是由楼长出面即可解决的简易纠纷;“黄”,即由网格长、楼长共同调解的一般纠纷;“绿”,是需要相关部门联手处理的日常纠纷;“橙”,是指不符合调解条件或调解不成功的复杂纠纷,需引导当事人通过诉讼等方式加以解决;“红”,就是指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上访或转化为刑事案件的疑难纠纷,需及时上报街道和辖区派出所共同推动解决的问题。几年来,辖区内没有出现一例因矛盾纠纷升级而产生的越级访、群体访及民转刑事件,矛盾纠纷率同比下降18.1%,调处成功率达98.8%。人民调解工作撬动了辖区治理效能大幅提升,一系列矛盾问题得到解决,社区在居民中的亲切感、依靠感显著增强,基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开展“流动惠民街“志愿宣传活动
三、强化基层治理“新模式”,打好“网格法治牌”。工作中,传统的法律服务方式往往不能将“说事”与“服务”完全进行无缝对接。经过反复的思考,社区党委决定尝试运行“菜单式”法律调处服务模式,即在社区统一协调下,由居民“点单”、网格长“收单”、服务站“派单”、法律人士“接单”、当事人“评单”,将法治集中服务与双向预约相结合,真正实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共建有行动”。人民调解已成为社区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秩序稳定的重要基石。两年来,解决居民矛盾纠纷98件,服务人群500余人次,社区和谐氛围日益浓厚。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