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社区位于水城区中心,地理优势明显,功能配置齐全,于2010年成立,总面积0.92平方公里,辖马鞍、石桥、政和、文苑四个居民组,人口3305户11433人。近年来,双水街道广场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城市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围绕“抓班子、抓队伍、抓机制,实现发展好、治理好、服务好”,以“五个步骤”为载体,不断提升社区服务能力、治理水平。
广场社区整体面貌
围绕“组织建设”,打造“服务社区”
一是优化“阵地”设置。按照“便于管理、能于治理、精于服务”的原则,突出政治、服务、文化等功能融合共建,探索实施“二八分”模式,即将80%活动场地设置为服务功能区域,20%活动场地设置为政务办公区域,凸显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属性,让其成为党员和群众能常去、长留,能办事、娱乐,聚人气、力量的公共服务场所。二是提升“服务”质效。着力打造“一网通办”,将便民服务类事项全部整合纳入,拥有下放事项103项,含企业掌上办共计142项,实现受理环节“一站通办”、办理环节“按责转办”,进一步压缩业务办理时长,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行政效能。三是创新“功能”载体。突出政治、服务、文化等功能融合共建,打造出城市会客厅、微型党员政治生活馆、邻里中心、儿童乐园、青年之家、宝妈平台、为老服务、阅读空间、文化超市、健身室等服务功能室,服务空间全面对外开放,为党员、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高效服务,切实拉近干群距离。
广场社区开展“创文活动”
围绕“社区经济”,打造“富强社区”
一是成立集体公司。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以社区党组织为中心,社区干部带头,以投资入股分红的方式成立红色物业管理服务公司(六盘水君翰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社区集体资金占股51%,社区工作者占股49%,将原来的“独角戏”转变为党建联盟的“大合唱”。二是拓宽业务渠道。承接水城区能源局物业项目,聘请职业经理人对物业公司进行管理,每年为社区创收139200元;承包水城区能源局食堂管理,每年为社区创收460000元;承接搬家业务,每年为社区创收100000余元。三是盘活资源资产。加强闲置资源盘活,出租老办公用房,年增收租金6500元;出租活动室一楼门面,第一年按照80000元进行租赁,从第二年起按5%递增收取租金,整合明硐小区38个门面转租给教投公司开办幼儿园,为社区经济创收50000元。
围绕“乡村建设”,打造“美丽社区”
一是加强“向上借力”。用好用活“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有关机制,持续强化“机关联基层”党建联建工作,着力城市社区建设“力量不足”“能力有限”难题,推动200余名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积极开展服务。二是加强“向下施力”。将乡村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社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民生实事项目,纳入工作督查和绩效考核范围,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理顺工作推进机制,引导社区干部尽职履职,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三是加强“联合聚力”。社区干部以身作则,率先行动,自觉争当垃圾分类践行者、宣传者、监督者,动员身边人一起宣传和践行垃圾分类,共同营造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美丽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围绕“基层治理”,打造“和谐社区”
一是坚持“数字化”治理。围绕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便民服务等板块,利用街道办的“智慧社区”平台,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数据“聚、通、用”,运用人技同防提升治理效能,通过平台进行数据信息交互调取、模块事项“派单制”闭环办理,群众还可以点单办事,实现“数据为我所用”。二是坚持“网格化”服务。深化“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网格化管理与服务,为便于管理和服务,将社区3305户11433人居民,分为7个网格268个联户单元,切实加强基层服务。三是坚持“携手化”管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引导辖区居民由“旁观者”变为社区建设的“组织者”“参与者”“协助者”,共建共治共享和谐美好“大家庭”。
围绕“乡风文明”,打造“特色社区”
一是打造文化阵地。切实抓好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利用优化改造后的阵地积极开展各类活动。目前,组织开展绘本故事分享活动、诗书画活动、端午节活动、象棋比赛活动、“七一”活动、少儿绘画活动15次,参与人次2000余人。二是聚焦“老幼”群体。围绕“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充分利用社区功能室,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切实满足“一老一小”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开展关心关爱行动,用心用情守护“朝夕美好”。三是营造文化氛围。成立广场社区凉都诗社,邀请市诗词楹联学会成员为社区居民群众带来丰富多彩的诗词吟诵、书画及茶艺等表演。目前,争取到市诗词楹联学会捐赠诗词书籍200册,以供社区居民阅读,切实增强群众归属感和幸福感。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