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恒康居民区是上海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进程中形成的农民动迁安置基地,区域面积10.38万平方米,总户数有1582户、共4648人(其中来沪人员1435人),党员61人。近年来,恒康居民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恒康“家文化”党建品牌建设,创新网格工作机制和方法,建立“网格˙家”社区治理模式,把社区治理触角细化到网格管理神经末梢,同时形成了“以人为本,人人参与”的精细化治理小区。
恒康居民区整体面貌
二、特色做法及成效
(一)完善“网格˙家”组织架构,打好精细化治理基础。细化9个网格组织架构,设立34个网格楼宇长,以五个之家成员为主体,在93个楼道设立93个网格员,每个网格员负责管理一个楼道,联系楼道每个家庭。网格员每天早、晚6:30开展一小时网格巡查服务,了解楼道“人地事物情”,及时向网格长反映搜集和处理情况,实现居民区管理信息畅通,在社区治理、应对突发事件方面做到上下联动,处置有效。“科学化”的网格组织架构打通了网格精细化治理末梢,居民区管理效能不断提升。
恒康居民区群团活动
(二)创新“网格˙家”工作方法,打通精细化治理路径。依托家文化凉亭、楼道,居民区以一张流动“小圆桌”,开展楼道、楼宇、网格议事。居委会、物业、业委会参与网格一月一议。通过规范议事流程,实现问题责任“定网格、定楼道、定家庭”,让楼道治理难点、居民需求做到简单问题立查立改见实效,难点问题商议处理方案及时上报居委会。近年来,通过“网格˙家”治理模式开展“精细化”服务,各网格每月收集政策咨询、调解、民生等信息合计300多条,报送有效信息50多条,居民区平安建设连续实现“三零”目标,群众满意度、安全感不断增强。
(三)强化“网格˙家”党建共建,打造社区版“山海协作”。在恒康党群服务“一站三点”党建网格阵地基础上,恒康党总支部创新“科学咖啡社”服务阵地,打造“家门口”的党群服务点——“暖心咖”党群驿站,作为恒康党群服务站点的延伸。高新区社区群团组织、结对企业通过区域化党建公益资金、结对项目和社会组织服务项目融入,打造先锋驿站、居民议站、便民易站,时光忆站“四e”服务空间,为党员和群众提供歇脚、学习、实践、议事平台,形成了居民区、社区、结对企业共建共享的“三域”服务体系。通过区域资源融入,居民区打造了家文化长廊、凉亭等便民设施,接续实施建设集中充电桩、多层加装电梯、雨污水改造、房屋外墙维修等为民实事项目,有效促进高新区社区共治,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