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凉五居民区下辖车站南路291弄、车站南路407弄、水电路1342弄和1344弄。近年来,凉五居民区党总支积极探索实践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委联办”工作机制,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凉五居民区面貌
二、特色做法及成效
(一)流程再造,小区治理跑出“新速度”。探索实践党建引领下“三委联办”工作机制,即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等在“三委联办”办公室合署办公,设置接待窗口,推行实体化运行,实施值日坐班制、一口受理制、任务清单制、培训指导制、例会协商制、评议激励制等六项工作制度,确保“天天有接待、周周有例会、事事有反馈”。居民在遇到问题时,只要到“三委联办”办公室反映,值班人员便会第一时间派单处置。通过“三委联办”平台,咨询类、简单易处理的诉求可当场办理,综合性社区公共事务则以“一议题一方案”的方式项目化推动解决,近年,小区新增共享充电桩30个,非机动车充电车位扩增至350个,120户居民的下水道返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加装电梯有序推进,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凉五居民区组织开展低碳环保活动
(二)机制创新,小区治理迈上“新台阶”。积极推行业委会执行秘书工作机制,助推“三驾马车”更独立、规范、有效运作。在业委会同意聘任的前提下,党总支推荐既懂物业管理领域专业知识且具备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优秀社区工作者协助业委会履职,形成小区综合治理的完整闭环。面对老旧小区零散问题,将原有的三个“小小区”合并管理,形成共计约6.7万平方米的中型小区规模,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在物业服务企业选聘的投标、评标、暗访、打分、征询等各环节,由业委会执行秘书全过程指导业委会规范有序推进,成功选聘优质企业进驻小区参与管理,物业服务质量明显改善,物业管理费收缴率从原先的64%跃升至98%。
(三)阵地融合,小区治理拓展“新天地”。针对老小区居民活动空间少情况,充分盘活社区资源,重新规划布局原有的居委会“两室”场地,最大程度压缩社区工作者办公区域,增设多功能厅、议事厅、邻里露台等,利用小区主干道旁的闲置房屋,在小区“黄金地段”打造“邻里会客厅”,通过办公空间最小化、居民活动空间最大化的方式,为居民打造了零距离服务平台,满足居民邻里间休憩活动议事的需求。同时,牵头物业服务企业共同打造“凉五生活服务”微信公众号,在线上建立“邻里会客厅”,为居民提供家用物品报修、公共物品借用和物业费、停车费缴纳等邻里服务。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