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牧骑”,蒙古语的意思是“红色的嫩芽”。上世纪50年代,一支被人们亲切称为“乌兰牧骑”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诞生。几十年来,他们传播党的声音、活跃农牧区生活,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2017年,16名队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乌兰牧骑60年来发展情况。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他们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成为这支队伍前行路上永恒的明灯。
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情真意切,催人奋进。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新招收的95后、00后队员,入队第一课就来到这里(展览馆),学习总书记的嘱托,聆听老队员们的故事。
牧民巴代和斯日古楞老俩口,家在查干楚鲁图嘎查,距离苏尼特右旗大约50公里的路程,得知老人家里最近有嫁女儿的喜事,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专程来为他们演出,送上祝福。
不漏掉一个蒙古包,不落下一户农牧民,是乌兰牧骑创立之初的口号。至今,他们依然以此为准则,再偏远的地方,也挡不住乌兰牧骑的脚步。60多年来,幅员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留下了一代代队员奋斗的足迹,他们和牧民群众结下了浓浓的情谊,被亲切地称呼为“玛奈乌兰牧骑”,汉语的意思是“我们的乌兰牧骑”。
《乌兰牧骑之歌》是苏尼特右旗第一任队长乌力吉陶克套创作的。朴实的歌词,悠扬的歌声,把我们带回到上世纪50年代广袤的蒙古草原。
当时,牧民居住分散、通讯落后,牧区文化生活匮乏,党的声音也难以传达到基层。内蒙古自治区决定在苏尼特右旗搞试点,成立一支文艺宣传队。1957年6月17日,以共产党员为骨干,草原上第一支乌兰牧骑演出队——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诞生了。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建队初期有九名队员,他们都是一专多能,甚至还会自制乐器。一辆马车,拉着下乡演出的所有家当。每次演出少则二十天,多则两个月。2023年86岁的荷花老人谈起他们第一次下乡演出的经历,仍然记忆犹新。
精彩演出让草原深处的牧民大呼过瘾,乌兰牧骑的美名很快就在大草原上传开了。在第一支乌兰牧骑的带动下,几年时间,草原上陆续出现了几十支乌兰牧骑队伍。然而,下乡演出的路充满了艰辛。
尽管条件艰苦,但乌兰牧骑的队员们用自己的精彩演出和真情付出,赢得牧民们的热烈欢迎。
摇摇晃晃的马车陪伴着乌兰牧骑走过了岁月长河。一代又一代的队员,用自己的行动,赓续着这份热爱和坚守。
2017年,乌兰牧骑建队60周年,16名队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60年来的发展情况。一个月后,一封来自北京的回信,让整个乌兰牧骑沸腾了。
收到总书记的回信,队员刚宝力道和吉雅图连夜创作了歌曲《珍贵的回信》。
句句真言受鼓舞,字字千钧指方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大草原上的乌兰牧骑队员们,如同一匹匹骏马,在草原上尽情驰骋。
一大早,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就忙碌起来,他们要到35公里外的巴润宝拉格嘎查开展“送欢乐、送文明”活动。
趁工作人员布置舞台、调试设备的空当,几位队员和牧民一起搞起了现场直播。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更多人看到乌兰牧骑的表演。
此时,更多的牧民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坐满了蒙古包,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正在上演。
如今,马车早已被大巴车、流动舞台车取代,变的是演出条件,不变的是乌兰牧骑扎根生活、服务群众的初心使命。
最近一段时间,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正在紧张地排练音乐剧《你若繁星》。他们利用近4个月的时间,深入基层牧区,组织创作了这部以“走边关”为主题的音乐剧。
原本在舞台演出的音乐剧,如今要脱离专业的灯光、音响、舞美,走到牧民身边。同时,音乐剧加入戏剧元素,也对演员们的台词功底提出了很大的考验。为此,队里专门请来了专业的台词老师给大家上课。
俯下身、沉下心,一遍遍地打磨、修改,只为了把精品面对面呈现给农牧民群众。
与此同时,在乌兰察布四子王旗乌兰牧骑,这支平均年龄28岁的年轻队伍,也正在为节目创新进行着探索。
为更好地展现牧民们欢迎神舟归来的激动心情,那段时间,那木拉和队员们日夜泡在排练厅,反复琢磨每一个细节。经过精心打磨,他们创作的舞蹈《喜迎神舟》终于精彩亮相。
一封珍贵的回信,饱含深情与期待。如今,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的统筹管理下,已经发展起了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和75支盟市乌兰牧骑,共3500多名队员。随着乌兰牧骑的名气越来越大,他们登上了更大的舞台,央视春晚,全国巡演,甚至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乌兰牧骑的风采。
60多年来,乌兰牧骑深入基层群众,扎根生活沃土,创作了一大批优秀作品。
今天,乌兰牧骑嘹亮的歌声,依旧回荡在内蒙古广袤的草原上。他们传统不丢、为人民放歌,他们创新不止、为时代起舞,用执着的信念和坚定的脚步推进着文化自信自强,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延伸阅读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