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奋楫者|打工妹的“另一面”

微信扫一扫 ×

  一场会议让她一夜成名

  直爽、干练,这是人们对胡小燕的第一印象。2008年,是她在广东佛山打工的第10个年头。这一年年初,胡小燕的人生发生了重大转折,她从一名外来打工妹一跃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在阳光明媚的3月,她与各行各业的代表一同走入北京人民大会堂。作为首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胡小燕在广东代表团的分组讨论中发言,镇定、风趣、接地气,让她一夜成名。

  胡小燕:人家的印象就是农民工都是那种不会说话的,那天我的发言也让大家对农民工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被迫离乡打工 一切从零开始

  谁能想到,这位初登全国政治舞台的农民工代表,10年前还是个因家庭负债累累被迫离乡打工的农村妹子。1998年农历10月,24岁的胡小燕无奈离开仅两岁的双胞胎女儿,登上从四川开往广东的绿皮火车,颠簸三天三夜才来到丈夫打工的佛山,与几对夫妻挤在几平米的小房间,3个月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胡小燕:那个时候第一个要求是会粤语者优先,我普通话都不标准,别说粤语了,有工作经验者优先,你说你从农村出来,哪有什么工作经验。原来在老家去哪里都是靠双脚,在这边的话完全不一样,去哪里最起码就是个自行车,我啥都不会,都得从零开始,就像小孩子学步一样,一步一步来。

  终于得到电子厂流水线工人的工作,虽然每月工资只有几百块,但胡小燕感觉日子有奔头了。半年后,她跳到一家陶瓷厂当窑土工,简单重复的劳动并不能满足胡小燕的事业心。在别人休息时,她开始“偷师学艺”。

  胡小燕:陶瓷厂是8个小时上班,剩下的我8个小时休息,另外8个小时,可能别人就在逛街,或者聊天,我就去偷师学艺,把陶瓷行业的淋釉、印发、分选(都学会了)。有一点技术含量的,就不容易被人家顶替。

胡小燕在陶瓷厂工作

  实干型遇上伯乐

  4年间,胡小燕先后跳槽了5家工厂。在最后一家公司,靠着干活时的拼命和全身心投入,她完成了职业生涯的“四级跳”,成为公司成品车间副主任。胡小燕说自己很幸运。

  胡小燕:它能够别具一格地用人,像我这种实干型,又不会拍马溜须的人,就更喜欢这种。

  和胡小燕一样,曾香桂也是来自农村的打工妹,作为家中长女的她,为了弟弟妹妹放弃了考大学的机会。1999年,20岁出头的曾香桂跟着就读的职业技术学校来到广东东莞实习,此后进入一家公司从事文秘工作。也和胡小燕一样,曾香桂所在的企业“不拘一格降人才”,让她有了进一步培训的机会。

  香桂当时去参加培训的学员都感到很诧异,他们都问你们是不是你们老板的女儿,才把你们两个送过来参加这么高端的培训?我们的企业老板对企业人才培养还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

  一线工人→全国人大代表 20条建议件件有回音

  工作10年,曾香桂从一名普通的打工妹,逐步成长为公司的工会主席、助理总经理,并当上所在镇的人大代表。此时,在广东另一个城市打工的胡小燕已经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开始了履职生涯。胡小燕清楚地记得,2008年她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时候,农民工代表一共只有3名。

  胡小燕:想都想不到了,开心紧张。开心是什么?第一次去北京天安门。紧张是什么?我是一个农民工。应该说一步登天了。

  胡小燕参会的建议全部与农民工息息相关。不用专门调研,欠薪入罪、留守儿童教育、住房福利等建议很快就能写出来。

  胡小燕:城市政府应该建设大量的新市民社区,每个社区居住一至三万新市民,政府为每个市民提供18到25平方米左右的政策性的公寓房,价格在一千到两千元每平米左右,把大量闲置的厂房改造成新功能的社区,一举多得。

胡小燕在调研现场

  2010年,胡小燕提出,由政府出资修建农民工公寓,并让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户口能跟随落户。建议一提出,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不少人觉得胡小燕的建议似乎天真得不切实际。不过让许多与会者想不到的是,就在一年之后,广东开始实施新政策,符合条件的农民工也可以享受保障房。履职5年,胡小燕提了20项建议,几乎件件都有回应落实。

  胡小燕:现在回想起来,我20条建议每一个都有落实的,都有回音的。

  记者:所以有感觉到自己还是起到了很大作用的吗?

  胡小燕:这个不是我的作用,第一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应该解决这些问题。第二的话也不是我个人,只能说有人在两会上推动可能力度会更强一些,其实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我只能说是在前面的一个推手。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胡小燕“改革先锋”称号,评价词是“改革开放中涌现的优秀农民工代表”。

  胡小燕:我还是感到非常荣幸,非常自豪,同时我觉得也是对我们这个群体的认可。

  人生高光时刻的背后,胡小燕经历过一段崩溃的日子。首次出席全国两会后,胡小燕的联系方式被曝光,她和家人每天生活在信息的“狂轰乱炸”中,一天几千个电话和几百封求助邮件。这些信息里,有一些是真实向她反映农民工的问题和困惑,也有一些是不理解和质疑。

  胡小燕:后来想想,换位思考一下,人家找你是应该的,你又不接电话,其实不是不接,是你没办法接,但是人家不理解的,你是一个救命稻草。差不多6月份的时候我才慢慢释怀。

  新一届农民工代表接续维护新时代农民工权益

  为了更好地收集农民工想法,胡小燕和《南方工报》在2010年合作开设了“海燕信箱”专栏。专栏原文刊登农民工来信,并由法律专家解疑释惑。2012年,胡小燕卸任人大代表,于是2013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曾香桂就接管了这个传递温情与关爱的“海燕信箱”。

曾香桂履职

  新时代下,新业态、新工种诞生,很多农民工成为外卖员、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新的权益问题也同时产生。

  香桂他们面临着社保还有劳动权益的保障。我们以前在工厂里面打工,至少还会解决住宿吃饭这些。现在他们几乎都是依靠自己。

曾香桂帮助新业态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

  2016年的全国两会上,曾香桂阐述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建议“帮助外来工打造一个完整的家庭”。这个“家”打造起来并不容易,涉及很多政策问题。曾香桂陆续提出了解决农民工异地享受医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等具体建议。

  香桂比如说好多人在深圳工作了9年,然后在东莞又工作了4年,回到老家,他们这些社保就转不回老家,实际上他已经供了十几年了,社保用不了,需要自己先掏钱,然后到自己的参保地才能报销。这种制度上的衔接当时问题还是挺多的。也有建议降低社保的费率,鼓励大家去参保。

  记者:这些问题后来有落实吗?

  香桂有,个人的那种参保的费率降低了。

  记者:异地社保这些后来有推动吗?

  香桂有,市与市之间通道打开了,省与省之间有些也能够做到了。

  3名56名 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占比明显提升

  胡小燕和曾香桂都常说自己是幸运的人,生在了好的时代。而正是这些千千万万能够抓住“幸运”的建设者们,成为了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中流砥柱、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

  胡小燕: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我可能现在还在老家种农田、耕地。我给自己的定义是改革开放的建设者,也是受益者,也是见证者。

胡小燕获“改革先锋”称号

  在最新的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单中,农民工代表已增加到56名,他们代表着全国近3亿农民工,在政治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从最初的3名到现在的56名,农民工代表占比显著提升。新一代农民工有人希望融入城市,也有人愿意返乡创业。曾香桂说,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有着无限的机会,农民工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4日 17:16      来源:中国之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