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贵州省赤水市:“三个三”工作法提升党员教育培训质量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近年来,贵州省赤水市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员教育有关工作要求,坚持把党员教育工作抓在经常、融入日常,积极探索强化“三个要素”、丰富“三项内容”、用好“三种载体”的“三个三”工作法,切实推动教育教学走深走实,党员教育培训有力有效。

  强化“三个要素”,办学质量“优质化”

  一是阵地建设“一体化”。整合新时代学习大讲堂、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在17个乡镇(街道)建立党校,实现基层党校建设“全覆盖”。印发《关于规范乡镇(街道)党(工)委党校工作的指导意见》,定期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关于县乡党校共建共治共享的意见建议,推动基层党校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2023年以来,依托基层党校开展教育培训覆盖党员干部1.5万人次。二是对外协作“共享化”。与省、市内外58家党校开展校际交流,和北京市大兴区委党校、黑龙江伊春市委党校、成都市新都区委党校等10余家建立友好合作办学关系,探索共享教育、师资资源,近年来,承接市外培训班91期,依托党员政治生活馆,开展学习212批次,分期分批选派100余名市乡党校教师分赴浙江湖州、江西瑞金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和考察学习。三是师资力量“多元化”。围绕赤水市竹、酒、醋等产业发展需求,针对农村、街道社区、机关单位等10个领域党员干部特点,从省市党校、高等院校、国有企业中聘请熟悉党史国史、经济建设、全域旅游的22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从机关、学校、农村等选聘88名先进典型、科技人员和优秀实用人才等担任兼职教员;整合各乡镇(街道)班子成员、二级机构负责人和村支两委同志270人,充实乡级党校教师队伍。

  丰富“三项内容”,培训教育“特色化”

  一是开发特色课程。围绕“四渡赤水”、生态文明建设、竹文化、醋文化等主题,开发《我们从哪里来》《品红色经典》等现场教学课程和《四渡赤水及其历史启示》等10余门精品课程,开设《改革开放中的遵义》等4门“红色党史故事我来讲”微党课,实现县乡两级共享20余个专题和现场教学课程。二是设计精品路线。依托赤水市“中国竹都”“长征遗址”“丹霞之冠”“桫椤王国”“千瀑之市”等多张名片,县乡党校联合开发现场教学线路,建立以四渡赤水为特色的“理想信念教育现场教学线路”,以竹产业等为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现场教学线路”,以丹霞、盐文化为特色的“西部国情教育现场教学线路”,切实推动现场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三是打造教学基地。将市内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特色文化村镇(场馆)以及闲置古建筑等打造为特色教学基地,目前建成赤水市红军烈士陵园、元厚镇红军渡口、丙安镇红一军团陈列馆、黄陂洞战斗遗址、中共赤合特支旧址等5个红色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以及凤凰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黎明村生态文明建设等4个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现场教学点,构建起“党校+基地+教学点”的立体式培训模式。

  用好“三种载体”,宣传宣讲“常态化”

  一是主题宣讲造氛围。创新“感恩新时代·百村大讲习”“百年党史百人讲”载体,开展群众性宣教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教育氛围。2023年,开展“感恩新时代·百村大讲习”259场,受众1.5万余人。广泛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625场次,组织拍摄的党课视频《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色精神——红军长征在丙安》被纳入贵州省党员干部网络学院课程资源库。二是学习榜样入人心。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入挖掘“身边榜样”先进事迹,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评先评优等方式常态化宣传身边榜样,切实营造学习榜样、争当榜样的浓厚氛围。2023年以来,开展“学习身边榜样”活动721次。三是服务群众践初心。创新“茶馆嗑子匠”“文明提调官”“文明打更匠”“文明积分超市”等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用好“八九不离十”工作法,统筹镇村干部、下派干部,利用赶场天、院坝会等形式,在茶馆、乡村院坝、革命遗址等场所向群众、游客开展宣传教育732余场,覆盖2.7万余人次。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06日 16:28 来源:贵州党建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