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课件信息
主要内容

  1934年初秋,广西南宁。白崇禧的官邸迎来了一位西装革履的青年,他手持一封冯玉祥的推荐信,希望能够在桂系集团当中谋求职务。

  会面结束后,白崇禧对这位年轻人颇为满意,立即决定将他留在桂系中工作。

  这位青年名叫谢和赓,广西桂林人。但让白崇禧没有想到的是,谢和赓的真实身份其实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

  1933年,日军将侵略矛头直指华北地区,先后侵占山海关、热河等地。国民党政治集团却忙于派系斗争与“围剿”红军,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

  1933年2月,谢和赓在西北军中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随着形势日渐严峻,团结抗日力量迫在眉睫,也给党组织的秘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谢和赓出身广西桂林的书香门第,和白崇禧是同乡,两家又是世交。很快,他就成为打入桂系、影响白崇禧抗战倾向的不二人选。

  谢和赓一边与党组织保持联系,另一边迎合白崇禧等人提出的广西建设纲领,接连发表了多篇分析当时经济格局和广西形势的文章,令白崇禧对他青眼有加。

  1937年8月4日,白崇禧飞赴南京,并让谢和赓作为自己的机要秘书同行。

  不到一个月,谢和赓就兼任了蒋介石大本营和军事委员会的秘书职务。尽管国民党此时已经声明抗日,但内部仍然有许多杂音。

  10月,谢和赓着手草拟了《全体性全民总动员纲领之一——全国游击战争之方案》,长达12000字,主张全民总动员,组织训练游击队伍,坚持抗战到底。

  12月,湖北汉口。在龙潭虎穴中潜伏已久的谢和赓,终于第一次见到了周恩来。读完“万言书”,周恩来欣然肯定,并且给出了不少修改意见。

  谢和赓将方案缩减为8000余字,并按照周恩来的嘱咐,向报刊投稿。

谢和赓的“万言书”在报刊《天文台》上发表

谢和赓的“万言书”在报刊《天文台》上发表

  具体到细则,他还提出:“在湖南省衡山或重庆由大本营设游击战讲习所”,开展游击训练。

  1938年11月,周恩来、叶剑英出席在衡山召开的军事会议,再次提出举办游击干部训练班,蒋介石也表示部分接纳。而后,国共合作在衡山举办游击干部训练班。巍巍衡山,一度成为国共联手训练抗日游击战骨干的后方基地。

  “万言书”一事后,谢和赓被授予上校军衔。

  一次偶然的机会,谢和赓得到了一份高度机密的文件,上面记录有国民党师团以上兵力部署的详细情况。

  谢和赓只有两个小时,时间分秒流逝,他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终于,在距离白崇禧回来仅剩几分钟的时候,文件被安然送回。

  事后,谢和赓向周恩来做了汇报,周恩来再次叮嘱他,行事务必小心。

  1938年3月,白崇禧打算向国民党军队师长以上的军官训话。三位秘书都被他召集起来,要求以“军队政工与群众政工的关系”作为题目,限期一周时间,各自拟好讲稿,供他选择。

  如何利用这一良机,契合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

  连续三天奋战,谢和赓终于创作出一篇14000字的草稿。他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请李克农务必把稿件送给周恩来斧正。

  训话当天,白崇禧的讲话内容、顺序,完全与谢和赓交上去的讲稿一样。

  从国民党军政要员的口中流露出共产党的抗战主张,悄然滋养着国共合作的土壤。

  抗战形势不断变化,谢和赓始终站稳立场,成为中共隐蔽战线上的稳健行棋。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他的真实身份才被解密。此前,即使是亲人问起,他也绝不透露自己的详细经历。

  在无形的战场上负重前行,在胜利之后却甘于无名。

  谢和赓用一腔热血,历经时光淬炼,书写着中共隐蔽战线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