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课件信息
  • 《黄埔军校1924-2024》

    该片通过回溯黄埔军校深度融入、参与中国近现代革命的历史进程,聚焦黄埔军校中的共产党人,讲述了具有鲜红底色的黄埔师生们在统一广东、东征北伐、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里浴血奋战、生死以赴的动人故事。

主要内容

  广州,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底蕴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是一座闪耀着英雄主义光辉的城市。

  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就诞生在这里。

  它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创办的中国第一所兼具培养革命政治理想的新型陆军军官的学校。因校址设在广州黄埔长洲岛,通称黄埔军校。

  走上码头,军校门口一副对联气势磅礴,分外夺目:“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黄埔军校的诞生,是孙中山总结了辛亥革命以来依靠旧军队从事革命活动失败的经验教训、寻求革命新道路的结果。

  黄埔军校成立后,众多青年将“投身黄埔”视为崇高追求与目标,纷纷奔赴黄埔。

  1922年6月16日,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勾结直系军阀,在广州发动武装叛乱。炮击观音山总统府,妄图加害孙中山。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党的三大正确估计了孙中山的革命立场和国民党进行改组的可能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1924年1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高等师范礼堂开幕。孙中山以国民党总理身份担任大会主席,主持开幕式。

  出席开幕式的165名代表中,有中共党员李大钊、毛泽东等20余人。

  大会确立了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在共产党人的建议下,会议决定创办一所陆军军官学校。

  孙中山决定,将陆军军官学校建在广州黄埔的长洲岛上。

  就这样,孙中山在广州黄埔的长洲岛上创办了培养初级军官的学校,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又称黄埔军校。

  1924年2月6日,军校召开校务筹备会议。10日,分配各省区招收学生名额,拟定共324名。因为当时各省大多在军阀势力范围,不能公开招生,因此都是秘密推荐革命青年来校应试。

  “到黄埔去!”是当时有志青年的崇高理想。

  1924年4月28日,廖仲恺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主持了黄埔军校的入学考试,各地考生1200人参加黄埔军校第一期考试,共录取了470名学生,中共党员蒋先云以优异成绩考取第一名。

  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正式举行开学典礼。9点整,孙中山发表了著名的开学演说。“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邀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孙中山北上后不久病倒,广东革命政权内部比较混乱,陈炯明借机妄图卷土重来。

  1925年1月15日,广东革命政府决定东征,讨伐陈炯明。黄埔军校校军同粤军第二师和第七旅编在一起,共同组成东征军的右翼军。

  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规定,东征军一律颈系红巾,军服整齐。这也是黄埔军校学生第一次正式亮相。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噩耗传到东征前线,周恩来手持祭文、臂缠黑纱,主持了东征军为孙中山举行的追悼大会。官兵们一致表示要化悲痛为力量。

  在随后的激战中,黄埔军校师生英勇无畏,奋力杀敌,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1926年3月 “中山舰事件”发生后,周恩来立即找到蒋介石,严词斥责他制造反革命事件,破坏国共合作,无理扣押共产党人的罪行。

  面对蒋介石的无理要求,周恩来据理力争。直至深夜,才发还周恩来卫士的枪械,允许其离开。

  1926年7月4日,国民党二届中央委员会临时全体会议通过了《国民革命军北伐宣言》,统一中国,完成孙中山总理遗愿。

  北伐战争由此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