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赣南三整”中的纪律建设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天心圩整顿场景图。

天心圩整顿场景图。

  “南昌起义部队南下潮汕失败,朱德同志所部孤立无援,他挺身而出,稳住军心,斩钉截铁地说,黑暗是暂时的,要革命的跟我走,最后胜利一定是我们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一段讲话,生动再现了朱德领导开展“赣南三整”的历史画面。1927年,在南昌起义部队南下遭遇失利的关键时刻,为了保存和巩固革命火种,朱德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担当起历史重任,适时地对部队进行了三次整顿,把队伍带出险境。历史证明,“赣南三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建军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经验和做法对党纪学习教育亦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赣南三整”的主要做法

  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整顿队伍,精神更加振奋。1927年10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进入赣南。此时,部队正面临着严峻考验,不仅同上级与地方党组织完全失去了联系,四面受敌,将士也饥寒交迫,思想混乱,士气低落,不少官兵相继离队,整支队伍存在顷刻瓦解的风险。在危难关头,朱德沉着镇定地在安远县天心圩对部队进行了初步整顿。

  在整顿大会上,朱德发表了一篇激动人心的讲话。他坦然面对起义失利的事实,以诚恳而和蔼的态度,说出了一番一字千钧、力挽狂澜的话:“大家知道,大革命是失败了,我们的起义军也失败了!但是,我们还要革命的。同志们!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说到这里,朱德略顿一下,双目如电,环顾四周,只见在座的将士无不痛苦地低着头,寂静一片。见状,他提高了嗓门,接着说道:“一九二七年的中国革命,好比一九〇五年的俄国革命。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也是黑暗的,但黑暗也是暂时的。中国也会有一个‘一九一七年’的。只要能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你们,应该相信这一点!”

  “我们该怎么办?”有人低声发问。

  朱德望了望发问的人,认真答道:“打游击呀!我们一定要跟农民运动结合起来,找个地方站住脚,然后就能发展。”

  “站不住脚呦,反革命天天跟在屁股后面追……”台下又传来质疑声。

  “他们总有一天不追的。这些军阀是协调不起来的。等他们自己打起来,就顾不上追我们了,我们就可以发展了。”

  言语间,解答了疑惑,提振了士气,激发了斗志。

  朱德还把坚定的信念带入行军打仗中,与士兵们一样穿灰色土布军装,一起吃大锅饭,“见人就谈,谈革命前途,谈继续革命的方法”。他的讲话,士兵爱听;他的坚定执着,使大家深受鼓舞。

  天心圩整顿,是南昌起义军余部转战途中的一个转折点,是“赣南三整”的开端,统一了思想认识,振奋了革命精神,扭转了队伍中先前存在的思想混乱、人心涣散的不利局面。在这次整顿中,尽管有300多名意志不坚定的军官和士兵相继离队,但留下来的将士却越发坚定,并逐渐成长为人民军队的重要骨干力量,保存了革命的火种。

  用坚强的革命组织整编队伍,指挥更加顺畅。南昌起义揭开了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但是,此时的队伍里,只有领导机关和军官中有少量党员,在士兵中,除个别连排外,大多没有党员与团员的身影,党的工作也难以深入基层。此外,部队还保留着起义时的编制,不同军、师、团的官兵混在一起,“有时传令兵只好拿着命令站到岔路口,看到个排长,把命令给他看看;看到个班长,也给他看看”,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和执行力。

  1927年10月底,朱德带领队伍来到赣粤边境的大庾(今大余)地区。正如朱德所预料,此时的国民党新军阀各派之间矛盾重重,忙于互相争斗,根本无暇顾及追击南昌起义军余部。朱德与陈毅研究后,决定利用这个间隙,对部队进行正式的整顿和整编。

  这次整顿整编采取了两项举措。一是整顿党、团组织,加强党对部队的全面领导。陈毅主持,重新登记了党、团员信息,调整了党、团组织架构,成立起党支部,选派优秀党员前往各连队担任指导员。二是调整编制,把部队改编为一个纵队,下辖7个步兵连、1个迫击炮连和1个重机关枪连,为了隐蔽,部队决定采用“国民革命军第五纵队”番号,朱德任纵队司令,陈毅任指导员,王尔琢任参谋长。

  随着两项举措的落地,党组织在基层连队的力量显著增强,编制更加精干,指挥更加顺畅,行动更加统一,“人们不再是愁眉苦脸了,议论声,谈笑声,常常在部队中回响,初步显示了政治工作的强大威力”。面对“涅槃重生”的队伍,朱德豪情满怀地说:“我们的队伍经过千锤百炼,现在已经成为一支坚不可摧的钢铁部队。”

  用坚决的革命纪律整训队伍,纪律更加严明。1927年10月25日,南昌起义军余部攻占信丰县城。部队进城的第二天,朱德、陈毅等人正在开会,中共信丰特区委派人前来报告说,有的士兵钻进餐馆里大吃大喝,吃完后把嘴一抹就走了;有的故意掏出手榴弹,把引信扯出,往当铺的柜台上一放,威胁老板给东西;有的甚至跑进布店把布抢到街上,以每匹两块银圆的价格卖给老百姓……

  朱德、陈毅知道后大为震怒,决定将这些事作为典型,紧急集合部队,离开县城开展纪律教育。在县城附近的一个山坳里,部队临时召开了全体大会。开始时,许多不明就里的官兵面面相觑,互相探询,队伍显得有些凌乱。陈毅见状果断地站上一个小山坡,高声集合队伍道:“面向我,列队集会!”听到号令后,朱德第一个跑到陈毅指定的地方,以标准的军人姿势笔挺地站立着。在朱德的带领和示范下,队伍迅速集合完毕。

  少顷,陈毅严肃地向大家通报了部分官兵的违纪情况,并宣布要执行严肃的革命纪律:“这哪里像革命军队,简直像土匪一样了!”“我们是共产党的队伍,没有纪律是不能生存的。”接着,朱德态度鲜明地表示:“我完全赞成陈毅同志对这次哄抢事件的处理。在革命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我朱德有一天违反革命纪律,不论谁都可以拿我是问!”

  训话结束后,严重破坏纪律并煽动逃跑的3名士兵被立即执行枪决,收缴上来的违纪品则由中共信丰特区委派人送归原主。

  经过此次纪律教育,南昌起义军余部的纪律意识有了明显提升。部队于11月上旬抵达崇义县上堡、文英一带山区后,再次接受整训——规定募款和缴获全部归公,只有没收委员会才有权没收财物。自此,队伍有了铁的纪律,逐渐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与战斗力。

  “赣南三整”时间很短,只有20天左右;但其意义深远,为党加强政治建设与纪律建设探索出一条有益路径。整顿后,部队的信仰坚定起来,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大大提高,从而在两个月后能够再举义旗,发动湘南暴动,直至会师井冈山,创造出崭新的革命局面。

  历史启示

  历史证明,在人民军队诞生仅两个多月后进行的“赣南三整”影响深远,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与纪律建设具有诸多启发。

  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性修养,强化理论武装。天心圩整顿时,陈毅在台下聆听完朱德豪情万丈的讲话后发出感叹:“朱总司令在最黑暗的日子里,在群众情绪低到零度,灰心丧气的时候,指出了光明的前途,增加群众的革命信念,这是总司令的伟大。没有马列主义的远见,是不可能的。”30年后,解放军政治学院副教育长与朱德谈起整顿往事,朱德将成绩归功于集体,并直言:“在当时的情况下,需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分析革命形势,指出革命是有前途,有出路的,只有这样,才能坚定大家的革命意志。”

  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需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强化纪律执行。新中国成立后,朱德曾指出:“如果党内没有纪律,或者不坚持执行党内纪律,那我们的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也就无法率领千百万群众去进行胜利的斗争,取得象(像)今天这样巨大规模的胜利。”

  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需要党员干部带头遵规守纪,发挥示范作用。1943年,朱德在谈及练兵及带兵问题时曾说:“遵守纪律也要靠干部以身作则。”在“赣南三整”过程中,不论是带头冲锋陷阵,还是与将士同吃同睡同战斗;不论是部队集合时第一个听从号令,还是喊出“我朱德有一天违反革命纪律,不论谁都可以拿我是问”的铿锵话语,朱德始终身先士卒,以上率下,诠释了“上下同欲者胜”的真谛。

  延伸阅读

  党史上的纪律教育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5日 07:22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许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