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习主席点赞的中哈友好使者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哈萨克斯坦灿烂独特的文化、辽阔壮美的风光、淳朴好客的人民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7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哈萨克国际通讯社发表题为《同心笃行 续写中哈关系新篇章》的署名文章。

  中哈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两个伟大民族的友好交往和交流互鉴,是以百年、千年为计。

  古有“张骞持节出使西域,叩开了中国同中亚友好交往的大门”,今有中哈友好“民心所向、民意所盼”。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特别“点名”表扬了这些中哈友好使者。

  跨越国界的兄弟

  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有这样两条街道,它们是以中国音乐家冼星海和以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命名的。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时,向世人讲述了一段经历血与火淬炼的友情故事:

  1941年伟大卫国战争爆发,中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辗转来到阿拉木图。在举目无亲、贫病交加之际,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接纳了他,为他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在阿拉木图,冼星海创作了《民族解放》《神圣之战》《满江红》等著名音乐作品,并根据哈萨克民族英雄阿曼盖尔德的事迹创作出交响诗《阿曼盖尔德》,激励人们为抗击法西斯而战,受到当地人民广泛欢迎。

  后来,中哈两国电影人受此启发,合作拍摄了电影《音乐家》,将这段感人故事搬上荧幕。这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在人文领域合作的一次成功对接,开启了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合拍影片的历史。

  “别克医生”

  提到哈萨克斯坦眼科专家卡培拉别科夫,习近平主席称赞他“广受中国患者尊敬和爱戴”。

  2022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媒体发表题为《推动中哈关系在继往开来中实现更大发展》的署名文章,其中就曾专门提及过他为中哈友谊作出的特殊贡献:“哈萨克斯坦眼科专家卡培拉别科夫24年如一日在中国黑龙江大庆眼科医院接诊近20万名中国眼疾患者。”

  1998年,黑龙江大庆眼科医院成立,作为优秀青年专家,卡培拉别科夫受邀加入团队,对医院进行技术援助。他在中国一干就是20多年,成为该院名副其实的“元老级”外国专家。当地人亲切地称他为“别克医生”。

  今年2月4日,来自26个国家的50名专家获颁2023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卡培拉别科夫也位列其中。在他看来,中国政府友谊奖不仅是对自己的肯定,更折射出中哈两国人民间的深厚友谊。

  “熊猫侠”

  “熊猫侠”鲁斯兰的故事是中哈相知相亲、互通互融的一个缩影。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对高校师生发表演讲时,高度赞扬了哈萨克斯坦留学生鲁斯兰在中国无偿捐献“熊猫血”的感人事迹。

  2022年,在海南考察时,习近平主席见到了鲁斯兰并同他亲切交流。习主席称赞他是“中国通”并说,“我看你的样子似曾相识”,“大家都是一家人”。

  青年是促进中哈两国人民友谊的生力军。从一名无偿献血的留学生,到考取为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的全球新闻官……鲁斯兰见证了新时代的中国日新月异和中哈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并将自己的青春融入其中。

  家喻户晓的歌手

  作为在哈萨克斯坦家喻户晓、在中国拥有大量粉丝的哈萨克斯坦“90后”人气歌手,迪玛希已经被习近平主席“点名”表扬过两次。

  2017年6月,访问哈萨克斯坦前夕,习近平主席曾在署名文章中举例“哈萨克斯坦歌手迪玛希在中国家喻户晓”。在本次发表的署名文章中,习主席称赞“火遍大江南北的哈萨克斯坦歌手迪玛希”为“新时代中哈友好的使者”。

  去年,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受访时,还特别感谢了迪玛希的中国粉丝。他称迪玛希之所以能享誉全球,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以歌声为桥的迪玛希,让中哈人民的心走得更近。

  人文交流是中哈关系的重要纽带。近年来,中哈两国在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写道:“中国高校在哈萨克斯坦分校、鲁班工坊、中国传统医学中心等人文合作项目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互免签证让两国民众实现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去年两国人员往来近60万人次,今年前3个月已经超过20万人次,有望再创新高。”

  “独一无二的双边关系定位”是习近平主席对中哈关系的评价。17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2000多年的交往历史、广泛的共同利益,把中哈两国和两个伟大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也为两国深化互利合作开辟了广阔前景。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04日 13:19 来源:央视网 编辑:许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