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45年初春,一支700余人的队伍历经千辛万苦集合到了延安。
他们为中共七大而来。
他们中有的人从沦陷区出发,艰难穿越了敌人的封锁;有的装扮成商人、小贩或乞丐,靠着一双脚板昼夜兼程;有的从国外几经辗转归来……许多人因遭遇敌人袭击负伤,牺牲在离他们所向往的延河水、宝塔山的不远处。
如果了解他们所属的这个政党的历史,我们就知道此番行路上的坎坷对于他们来说,算不上什么,仅仅是一段“不好走的路”罢了。
在此之前,这个政党所带领的队伍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长征。这是一次惊天动地,但更多的是十万火急、生死攸关的行军。当中国革命的航船驶入最狭隘的航道时,共产党的队伍两手空空,却在亚洲的原野上、中国的大地上走出改天换地的历史辙印。这个政党在艰难的跋涉中浴火重生。
人们惊叹,在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的追击、堵截与合围里,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里,这支队伍还能平均每天急行军五十公里以上。善于赶路,是一种本领;怎么赶路,值得一次严肃的追问。有人曾问几位参加过长征的老同志:“长征初期你们知道上哪里去吗?”这些老红军的回答如出一辙:“不知道,我只是跟着走。” “跟着走”,就是跟着党走。
【二】
1937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进驻延安。这里是长征的落脚地,一大批忠诚的党员干部在最残酷斗争中得到最严苛的锻炼。此后,延安成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共产党人在这里运筹帷幄,做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走向新中国。
这一时期,延安也成为进步青年心中向往的圣地。党员的数量急剧攀升,由1937年初的4万人,快速发展到1940年的80多万人,不到4年时间就增加了20倍。而如何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也成为这个政党发展壮大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党员的纯度,就是党员的忠诚度。
忠诚,是在物质的和精神的枪林弹雨中诞生锻造出的,也须在面临物质的和精神的枪林弹雨时成为不可攻破的防线。
毛泽东同志说,“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
忠诚靠真理的感召、靠理想的坚定,但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真正的忠诚需要锻造,需要对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改造。刘少奇在延安马克思列宁学院的演讲中说,一个共产党员,在任何情况下,能够不能够把自己个人的利益绝对地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是考验这个党员是否忠于党、忠于革命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标准。陈云为此作文《党员对党要忠实》,旗帜鲜明地反对“伪忠诚”“空忠诚”。不到1800字的短文中,他从不同角度强调党员的忠实,目的是要提醒警示全体党员:党员对党要忠实,“这是党规定的。违反了这一条,就是违犯党的纪律”。
党岭雪山不是金山银山,延安的黄土没埋着金银财宝。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把绝对忠诚作为首要的政治品格和行动逻辑。他们的忠诚,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
【三】
毛泽东同志说,“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间看齐。”
“看齐”,不是帽子上都有五角星、穿着同样的粗布军衣、有着一致的绑腿就叫看齐了。
比如,张国焘分裂红军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利令智昏要另立“中央”,是张国焘曾经的部下徐海东,在毛泽东同志来信借钱时,“哪怕不吃不喝、挨饿受冻”,也要支援中央。
因此,“看齐”,看的是灵魂上的忠诚;“常常喊看齐”,是持续地、永久地淬火忠诚,是共产党员对党性一刻不停地修炼。
再比如,红四方面军前卫营过党岭雪山时,看到茫茫雪海里有人伸出一支胳膊。他们走过去一看,这个人的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党证和一块银元,党证上写着“中共党员刘志海,1933年2月入党”。一块银元,是刘志海的“家底”。牺牲前,这名党员想交最后一次党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
一块银元,是刘志海的“家底”,千千万万个“刘志海”是共产党的“家底”。
【四】
我们要承认,这个党历史上投机者、背叛者不是没有的。但这个党总是能坚决地自我革命。毛泽东同志在谈到处理刘青山、张子善贪腐案件时就表示:对于这样的叛徒和蛀虫,有多少就必须清除多少。清除了他们,不是党的损失,而是党的胜利,不是降低了党的威信,而是提高了党的威信。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忠诚”二字重千钧。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员强则党强。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918.5万名。党员有样子,党就有力量。今天,我们无需面对枷锁和刺刀,但仍有巨大的挑战与风险如惊涛拍岸,外部和内部的复杂变化时刻在考验忠诚的成色。
评价一名党员的标准有千万条,但第一条一定是看是否对党绝对忠诚。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