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主要内容

  刘力功,一名入党仅一年的新党员被开除党籍。所为何事?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专门为此在党中央机关刊物上发表文章,并组织延安各机关、学校开展大讨论。这是不是小题大做?这一切要从头说起。

▲抗战时期,全国各地爱国青年纷纷奔赴延安

  刘力功是抗战时期一名由国统区奔赴延安的知识分子,1938年,他在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他文化程度较高,一开始组织上很器重他。在抗大毕业后,他还被安排进入中央党校训练班,专门学习党的建设课程。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党组织发现他“非常自高自大,有不少共产党员所不应有的观点”,同时鉴于他又是工作无经验的新党员,因此在毕业时决定安排他到华北,在基层工作中去锻炼。但刘力功不同意,他坚持要进马列学院或回原籍工作,否则就退出党。

▲中国抗日军政大学

  为教育新党员,党组织曾七次与他进行谈话。在第一次谈话中,他承认退出党的说法是错误的,但仍坚持自己不到基层工作的意见。党组织认为马列学院是党的比较高级的学校,不能接收像刘力功这样思想意识极端错误的分子,同时认为派他回原籍工作,只是满足了他的家庭观念,非但不能对当地工作有帮助,而且有害于事,因此拒绝了他的要求。在最后一次谈话中,党组织告诉他:“个人服从组织”是党的纪律,要你到华北去做基层工作是党的决定,必须服从。可他还是要求党接受他的意见。最后党组织给他一段时间去反省自己的错误。几天以后,他声明愿意到华北去,但是又提出条件,一定要到八路军总司令部工作。党不同意他的意见,他就干脆拒绝执行党的决定。中央党务委员会认为,党已尽了最大的努力,对刘力功进行说服教育工作。“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是党的纪律,党的纪律不容任何人破坏。刘力功违犯了党的纪律,又不接受党的教育,改正自己的错误,因此决定开除其党籍,并公布于全党。

▲抗日战争时期的陈云

  虽然刘力功不是什么大人物,开除其党籍也不是什么大案要案,但陈云看重了其典型意义,他以此为引线,组织延安各机关、学校开展了一场大讨论,并于1939年5月撰写了《为什么要开除刘力功的党籍》一文,详细叙述了刘力功事件始末并对这个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

  ▲党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刊发陈云文章《为什么要开除刘力功的党籍》

  在这篇文章中,陈云论述了共产党员加强党性锻炼,特别是遵守党的纪律的极端重要性,并指出真正遵守党的纪律就要“迅速确切地执行党的决议”。他还强调了加强纪律教育的重要性,指出“纪律虽然带着强制性,但必须自觉遵守。只有使全体党员自觉地遵守纪律,纪律才能成为铁的、不可动摇的、有效的东西”。围绕刘力功事件的这场大讨论和陈云的这篇文章,在延安各机关和学校引起了很大震动。一时间,延安出现了“三少三多”的现象:讲个人要求的少了,服从组织分配的多了;图安逸比享受的人少了,要求到前线和艰苦地方锻炼的人多了;自由主义现象少了,严守纪律的人多了。严纪守法、团结奋进的热烈气氛悄然兴起。

▲延安

  刘力功事件,对于今天开展党的纪律教育特别是组织纪律教育具有深刻启示。一个松松垮垮、稀稀拉拉的组织是不能干事、也干不成事的。如果党员经常跟组织谈条件、讨价还价,对党中央和上级的决策部署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这样的组织是没有战斗力的。提高党的战斗力,必须严明党的组织纪律。严明党的纪律,必须进一步加强纪律教育,不搞“不教而诛”。针对刘力功不服从分配的问题,党组织曾经与他七次谈话,思想工作是十分耐心细致的。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要注重用好身边的典型案例,用身边人身边事开展警示教育,帮助划清是非界限,真正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

《党纪学习教育》专题网页

《党纪学习教育》专题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