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刘发英:托起大山里的梦想

微信扫一扫 ×

  每个开学季前夕,都是刘发英最忙碌的时候。这段时间,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厚丰溪村党支部书记向她求助,村里一个叫李亚慧的孩子考上大学,但家庭困难,无力承担学费。接到电话,刘发英第二天就带着志愿者团队来到李亚慧家中。

  经过认真核实,大家一致认为,李亚慧符合捐助条件。刘发英当即给捐助者刘女士拨去了视频电话,千里之外的刘女士决定,资助从未谋面的李亚慧读完大学。这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刘发英说,自己从教30多年来,从来不敢辜负。

  1991年,刘发英师范毕业,被分配到长阳县最偏远的陈家坪小学工作。陈家坪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长期以来村里学校的老师不仅要自己生火做饭,动手种菜,连家具、炊具都得自己置备。刚来的时候,刘发英种不好菜,山上又买不到米和肉,只能顿顿靠土豆面条充饥。

  山里的生活虽苦,但乡亲们的淳朴、孩子们对知识的渴盼,深深打动了刘发英。她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还时常帮助困难学生购买学具、添置衣物、垫付医药费,每月工资大多数都花在了孩子们身上。在陈家坪工作的12年,陈发英资助了22名困难学生完成了学业,没有一个因贫困而辍学。

  2003年,刘发英被调到资丘镇白沙坪小学担任校长。白沙坪小学的学生数量比陈家坪多很多,不久,刘发英就发现,以自己的能力,根本帮不了这么多贫困孩子。

  有没有办法让更多的人来帮助山里的孩子?2005年,刘发英从一名志愿者那里听说了网络助学。虽然将信将疑,但她还是决定试一试。她把资料挂在网上,不到一个星期就汇来800块钱。

  一根细细的网线竟穿越崇山峻岭为孩子们筹来学费。从那以后,每每收到汇款,刘发英和同事都会及时上门核实受资助学生情况。

  2010年,刘发英创办了一个叫“英子姐姐”的助学网站,很多在职教师、知名作家、退休干部、企业家纷纷加入进来。然而,就在大家铆足劲头准备好好做点事的时候,各种质疑扑面而来。

  为了获得社会的充分信任,刘发英全面推行“一家一户实地走访”“一月一册爱心档案”“一分一厘公开透明”,让每一笔善款的来龙去脉都清清楚楚。渐渐地,质疑没有了,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了志愿团队。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不断完善,近年来,因贫辍学问题已基本消除。“英子姐姐”团队的资助方向也调整为“以奖代助”,为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发放奖学金。

  点滴爱心,汇成江河。20多年间,从最初一个人,到现在1600多名志愿者的团队,这195份“信义爱心账本”,20万字的走访日记,见证了刘发英这些年的坚实足迹。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6日 09:05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