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四川省乐山市坚持以教研组规范化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健全教育培训、日常管理、发挥作用相结合的工作链条,着力建强党员教育师资队伍,让党员教育培训成为党员干部的“加油站”。
以训提能,优化供给,实现受训施训“双向奔赴”。一是把稳思想引领“方向盘”。突出政治引领,始终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教研师资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邀请省市党校专家教授,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开展理论授课,不断强化政治素养,确保坚定正确方向不偏移。二是画好动态调整“同心圆”。建立培训“菜单式”授课、师资“点餐式”学习、课件“回应式”闭环教育机制,通过“课前按需点单、课中现场评估、课后反馈调整”模式,对课程内容、形式等进行动态调整。三是造好技能提升“核心源”。坚持“抓什么训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统筹整合市委党校、高职院校等优势资源力量,紧扣教研组师资专业技能,围绕授课内容、授课技巧、授课方式等7个学习专题开班授课,让师资有效掌握教学实践技能。
以研促干,严管厚爱,推动能进能退“动态优化”。一是念好管理机制“紧箍咒”。制定《乐山市党员教育师资教学研究组运行规范》,树立“能者进、庸者退”鲜明导向,明确入库师资授课数量、时长及质量要求,对不适宜继续担任师资的及时调整。二是用好以赛促学“炼钢炉”。坚持以赛促学、以学促教,开展市级教研组师资“十佳课程擂台赛”活动,打造教研组成员从备课、参赛、互评全程参与的培训链,加强教研组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对评出十佳课程纳入下年度优秀课程库,有效激发教研组师资上台讲课的热情。三是握好质量评估“雕刻刀”。健全由参训学员、授课老师、培训主办方等多方参与的培训质量评估机制,以市级重点培训班、“万堂示范课下基层”等活动为载体,聚焦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和培训效果等进行满意度测评,并及时跟踪反馈结果,推动党员教育培训课件优化提升。
以用促效,多维驱动,搭建线上线下“展示舞台”。一是着力覆盖面开展“线上”云端送课。充分释放教研组课程研发、“十佳课程擂台赛”结果效能,依托乐山党员教育“一网三平台”,开设“党课开讲啦”“青年党员说”等专题专栏进行宣传推介,不断提升党员教育影响力和覆盖面。二是夯实主阵地开展“线下”互动送教。遴选精品课程40部,结合党员教育师资“万堂示范课下基层”活动,统筹安排8名省级、104名市级、373名县级党员教育师资到机关、学校、村(社区)等地开展送课活动,覆盖4583个基层党组织、4.7万余名党员。三是活用多载体构建“多维”宣传矩阵。充分发挥乡村大喇叭覆盖点多、收听便利的优势,在全市1371个村(社区)党群服务活动中心设立“大喇叭”,搭建覆盖全市的“公开课堂”,每月固定时段播放各类党课音频,让党的创新理论“声”入人心。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