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位于江苏省昆山市花桥镇的低空经济产业园,到处是火热的场景。车间里,机械臂来回伸缩组装产品;停机坪上,一架架新款无人机接连起飞……然而,过去这里曾是一处“闲置楼群”,花桥从各部门“拼凑”出一个团队,从零起步创办低空经济产业园,短短两年,这里已经发展成为集“产投研”于一体的创新园区。
当年,昆山人以“敢于争第一”的勇气和“勇于创唯一”的实干,把昆山从一个农业县发展成全国百强县之首,2023年GDP超5000亿元。如今,昆山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昆山探索分类考核新举措,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在全市上下营造出‘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氛围。”苏州市委常委、昆山市委书记周伟说。
考什么?
开展分类考核,让干部干事创业能够靶向发力
2024年9月中旬,一场罕见的强台风袭击昆山。当地某企业一个车间受损,整条产线停产,需要十几天才能修好,企业只好向政府部门求助。昆山软件科技园管理办公室主任朱其昆接到电话后,顶着台风赶赴现场,连夜组织抢修,只花了不到48个小时就将车间修复如初。“昆山通过考核‘指挥棒’来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我们可以放开手脚去闯去拼。”朱其昆说。
昆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勇表示,近年来,针对过去考核工作推不深、抓不实、用不好等问题,昆山不断完善推进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考虑到区域特点、发展水平和目标定位的差异,改变过去“一张试卷考到底”的模式,根据区镇特色化定位赋予差异化指标权重,推动干部干事创业由“平均用力”向“靶向发力”转变。
“分类考核促进了我们的工作。”花桥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促进局(招商局)局长王頵说,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产业是市里对花桥考核的重点领域之一,在考核“指挥棒”下,干部们全力以赴去跑项目。
2023年底,王頵从相关渠道得知,邻省某大型国企想要投建一个项目,王頵上门谈了多次也没有进展。“放在过去,这个项目只能放弃。”王頵说,现在有了明确的考核指向,大家就能鼓足干劲解决难题。趁着该企业董事长理发时,王頵找到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最终打动了对方。
成立于2008年的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是昆山的老牌科技创新平台,也是11家市属国有企业之一,过去有国有资产增值保值方面的考核压力,如今被列入“公益类”单位,营收不是考核重点,主要考核科技创新等方面。“明确了‘重点’,我们卸下‘包袱’,工作效率也提升了。”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浦景松说。按照考核任务,2024年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招引落地科技型项目不得少于70家,仅前10月就已经超过了130家。
怎么考?
变多头考核为年度一次考核,给干部松绑减负
今年(2024年)40岁的昆山开发区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曾竑皞的主要工作是服务企业、招引项目,同时也负责商贸和科技领域安全生产、文明创建等工作。“别看工作繁杂,但考核压力不大。”曾竑皞说。
昆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岩说,过去是“多头考核”,全市各条线部门在开展考核时也都“各自为政”,怎么考核、何时考核等都是各自说了算,干部要花不少精力来应对。
随着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的开展,市委组织部牵头,与市发展改革委、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国资办)等部门协同联动,变过去各部门、各条线的多头考核为年度一次考核,制定年度综合考核实施办法,为考核“瘦身”。“现在开展工作,功夫都用在平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短短一年多,昆山元宇宙产业园就招引了80多家企业。”曾竑皞说。
考核负担小了,曾竑皞还抽空给自己“充电”。2024年3月份,昆山干部网络学院新开设了新质生产力专题课程,曾竑皞发现这些课程针对性很强,便报了名。“放在过去,工作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来‘充电’。”
怎么用?
充分运用考核结果,做好考核“后半篇文章”
走进昆山创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大楼,键盘声此起彼伏,洽谈电话一个接一个……然而,几年前,该公司在市属国企考核中排名很靠后。
直面问题,企业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打破“大锅饭”模式,以“效益论英雄”,营造“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很快,大部分部门利润都实现了翻番,企业面貌焕然一新。
“考核不能‘一考了之’,止步于等次评定,还得充分运用考核结果,做好‘后半篇文章’。”孙勇说。
前几年,昆山市千灯镇一名副镇长因工作方式方法存在欠缺,影响工作推进,考核成绩落后,组织部门认定后,调整了其工作岗位。后来,该干部认真反思,在新岗位上积极整改,几年下来,成长很快。最终,该干部又重新获得提拔。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近年来,通过推进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昆山打通了干部“能上能下”的通道。用好考核“指挥棒”,考出“真英雄”。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开展以来,昆山连续6年选树“担当作为好干部”179人次,其中大多数人得到提拔重用或晋升职级。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