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马不停蹄尽余热——记宁夏吴忠市同心县司法局原局长、退休干部马希伟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身为老党员,不能因为退休就停下为人民服务的脚步。”“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马希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马希伟曾任宁夏吴忠市同心县司法局局长。2018年退休后,他便马不停蹄开启了自己的余热人生。宣讲员、调解员、活雷锋……不同的称谓,如磐的初心。在一场场宣讲中、一次次调解中、一件件好事中,马希伟将“奉献”二字诠释得淋漓尽致。

  薪火相传,讲好红色故事

  “长征时,红军普通士兵的平均年龄只有19岁,农民占大部分,他们坚信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利益、谋幸福的理念……”同心县曾是红军西征总指挥部所在地,作为红军西征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这样的讲述对马希伟而言,已经数不清多少次。

  马希伟不仅是老党员,还是退伍老兵,对党史军史有着很深的研究。他和同心县的其他老同志组建了“薪火相传”老干部宣讲团。在马希伟的宣讲中,“感党恩”是永恒的主题。马希伟经常讲述红军的故事:红军进入宁夏,热情帮村民挑水、修井,回族同胞则将家里的粮食、布匹送给红军。

  立足当下,薪火相传。作为宣讲团的骨干成员,马希伟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精准把握宣讲主题,广泛搜集资料,反复斟酌宣讲语言,走遍全县175所中小学和机关事业单位、乡镇社区、企业,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宣讲活动530场次,受众达10余万人次。

  马希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守护者。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始终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句话作为座右铭,带头讲好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团结故事。他挖掘当地的英雄事迹和民族团结故事,撰写了《英雄马和福的故事》《山海情浇出的民族花》等讲稿,积极参与表演宁夏数花《总书记来到咱宁夏川》和情景剧《马和福》《红岩》等作品,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我想一直讲下去。一定要让年轻人明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56个民族才能拧成一股绳。”马希伟坚定地说。

  情法交融,解开千千心结

  “请你们放心!调解员不是原告的朋友,更不是被告的敌人,他会用法律知识还你们公平公正……”诉前调解开始后,马希伟总会流利地说出这句开场白,让双方当事人对调解员建立起初步信任。

  同心县司法局诉前人民调解室被该局命名为“老马调解室”,退休后,这里便是马希伟开展调解工作的主阵地。

  每次调解,马希伟都是先讲法、再说情,依据法律法规进行调解,再依据社会公德调处纠纷。个别当事人对调解结果不满意,走诉讼程序,但判决结果却和马希伟拿出的调解方案大同小异。“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听老马的。”事后,当事人心服口服地说。

  王俊秀老人在老伴去世后,选择离家再婚,7个子女强烈反对,并终止了对母亲的赡养。后老人突发疾病,动手术却没亲属签字,于是找到了马希伟。

  面对子女对母亲的指责,马希伟表示,再嫁是权利,而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是触犯法律的行为。紧接着,他打出感情牌:“早些年,日子过得那么拮据,妈妈喂牛喂羊,辛辛苦苦把你们拉扯大。眼下,你们长大了,日子也好过了,咋能不认自己的妈妈呢?”最后,马希伟又加了一句:“你们要不认这个亲妈,我这个旁姓老汉可就认啦!”一场调解下来,双方达成协议,每月子女们凑3500元钱作为赡养费。

  “老马调解室”也不是老马一个人在调解,他还有3名搭档。在团队的努力下,调解室累计接收委托调解案件6200余件,帮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2亿元。调解室外,慕名而来等候调解的人经常排起长队。

  多年的调解实践,让马希伟深知法律宣传的重要性。他经常深入乡村、集市、田间、工厂、学校等场所,宣讲法律法规,让人民群众和广大青少年知法、守法、用法。

  热心公益,专注扶危济困

  熟悉的人都知道,马希伟是个热心肠。

  他有一张存折,专为扶危济困。这些年,他拿出积攒下来的退休金、人民调解“以案定补”补贴等,资助40余名学生完成学业,帮扶意外受伤群众4人,连续3年向中小学校捐赠《雷锋故事》《长征百篇故事》等读物400余本。

  2024年大学毕业的金方(化名),早年父母去世,从初中到大学,马希伟每年都给予补助。“那时候因家庭经济困难,很多次想弃学,幸亏有马叔叔的帮扶和开导,我才能坚持读完大学。”金方说。

  “在捐款这件事上,老伴、孩子都很支持。把钱捐给有需要的人,我心里特别舒坦、特别安心。”马希伟说。除了捐款,他还主动上门照顾五保户、瘫痪病人,并守护其中两人走到生命尽头。

  2019年,他听说93岁的苏仁(化名)患病无人照料,便主动上门照顾,帮他洗澡、刮胡子……后来,老人卧床不起,他更是悉心照料。“你就是活雷锋呀。”老人动情地说。最后的日子里,苏仁和马希伟更是以父子相称。临终前,老人要把23万元存款赠给马希伟,被他婉言谢绝。

  “我认为人生最大的意义在于奉献!”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中国好人、宁夏学雷锋先进标兵……一个个荣誉,映照着马希伟的奉献足迹。他用一腔热忱和倾情付出,描绘出多彩人生,赢得了群众口碑。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3日 16:51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许建文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