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深耕红色资源 擦亮党员教育鲜明底色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近年来,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深耕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不断创新党员教育形式、丰富教育载体,通过夯实“红色阵地”、搭建“红色课堂”、拓展“红色实践”,不断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党员教育的“鲜活教材”,为党员教育擦亮鲜明底色。

  夯实“红色阵地”,挖掘资源优势,再现红色资源历史“原味”。坚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理念,始终把高扬党的旗帜、体现党的意志、承担党的使命贯穿于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全过程。注重总结郎川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将其与郎溪“一地六县”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案例结合起来,着力构建“红色资源为精神引领,生态资源为发展引领”的红色教育大格局。按照“一镇一特色 一基地一主题”的建设思路,整合县域内夏雨初烈士陵园等资源,打造主题鲜明、亮点突出的红色教育基地。注重加强红色教育基地内涵建设,用好红色教育这根主线,把分散的红色资源串联起来,连成涵盖革命先烈、英雄群体、党员楷模的教育基地,实现一个基地就是一个“实境课堂”。围绕探寻革命足迹、缅怀先辈先烈、感悟革命情怀等主题,梳理烽火郎川的革命历史脉络,形成一批历史上衔接、地域上集中、精神上传承的红色资源群,通过串珠成线、连线成片,着力打造集红色文化体验、党性教育、红色基因传承等功能于一体的红色研学精品线路,让党员教育培训有迹可循、有地可讲。

  搭建“红色课堂”,开发精品课程,领悟红色资源文化“深味”。注重丰富红色精神内涵,高标准搭建“红色课堂”,做到精品课程有特色、讲解队伍有素养、现场教学有感染。加强课件开发。重点整理发生在郎溪本土的先烈事迹、革命故事、著名战役等内容,整理编纂红色书籍,打造理论课程,拍摄党员教育片,充分展现革命先辈的人格魅力和革命意志,为红色教育开展提供生动翔实的教学资料。凝聚宣讲力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会同宣传、党史、党校等部门单位,加强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领域的专业学习宣传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过硬的红色讲师队伍。结合红色故事“六进”宣传活动,红色讲师团深入机关、学校、企业、村(社区)等地开展宣讲。优化课程设置。结合党员教育培训实际和郎溪特色优势,不断强化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聚焦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主题,将红色案例、新时代创业故事等巧妙融入党员教育培训课程,综合运用红色微党课、文物档案等形式载体,采用“沉浸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让党员在情景中体验、在交流中升华,推动红色资源在课堂上“活”起来。

  拓展“红色实践”,创新教学方式,增强红色教育学习“真味”。组织开展“弘扬郎川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我在郎川河畔讲红色故事”等系列活动,推动广大党员群众在“家门口”感悟红色历史、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让红色传统、红色记忆、红色基因根植于党员心中。注重通过科技手段赋能红色资源展示,让红色资源在“云端”绽放光彩,让红色历史随时随地可学可感,引导党员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叩问初心、洗礼思想、汲取力量。结合“红色影视播放季”活动,发挥党员远程教育“教育、宣传、服务”作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把推动党员作用发挥作为红色教育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引导党员在联系服务群众、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中践行动、作表率,让红色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推动发展的实际行动。扎实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等活动,引导党员主动下沉基层一线,帮助群众协调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将便民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把民生工作落实到群众心坎上。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7日 21:28 来源:安徽先锋网 编辑:石光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