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巉巉列万峰,终南山脉“接海隅”,绵延至秦岭腹地柞水,金米村就藏在这深山的纵横沟壑之中。曾经,“吃水肩挑人抬、赶集翻山越岭”“守半亩薄田,辛苦一年,兜里没钱”,是金米人生活的写照。为了百姓能过上好日子,金米村党支部推动木耳种植转型升级,让小木耳富了一方百姓。
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金米村考察,点赞“小木耳,大产业”。近年来,金米村坚持“党支部引领、集体经济驱动、党员示范、农户参与”的工作思路,持续做强“小木耳大产业”,曾经“要金没金、要米没米”的贫困村摇身一变,成了“多金又多米”的“明星村”。
探路发展闯“三关”
“万山丛树多,土人伐木生耳。”在森林覆盖率达82.4%的金米村,截椴木栽培木耳的历史由来已久,但过去技术手段落后,大家靠天吃饭,小打小闹,不成规模。
随着县里定下“一主两优”发展思路,将木耳作为主导产业,金米村开始流转土地建大棚,发动村民种植木耳。忆起当年,村党支部书记李正森感叹:“那时候问题多着嘞!”
流转土地之初,“不能把我地里的好土都推到别家去了”成了首当其冲的矛盾。时值春节,村“两委”决定先集中“攻坚”回村过年的年轻人,再由年轻人说服老人,终于让许多人慢慢放下了地界之争。于是,第一批50座木耳大棚在秦岭深处拔地而起。
有了大棚,没人愿意“吃螃蟹”成了第二个难题。过去发展产业“没资金、没技术、没销路”的种种失败教训,还深深刻在村民记忆里。为降低群众风险,金米村从东北聘请专业技术员手把手指导,创新“借棚还耳、借袋还耳”模式,保证前期不让群众出一分钱,还通过“土地流转挣租金、资产入股挣利金、劳务就业挣薪金”等方式,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短短三个月,村民陈庆海挣了3万多元钱,比外出打工一年挣得还多。
看到这回确实能挣钱,越来越多村民积极参与进来。田间的技术大课堂上,难免有村民听了下句忘上句,迈入各种种植误区,村“两委”就领着技术能手们对村民进行一对一耐心指导,还建立木耳大数据中心,进一步提高种植管理水平。如今,村上165户村民年种植木耳达600万袋。
多年来,金米村坚持支委联产业、党员联农户,经济能人带动、特色产业带动“双联双带”发展模式,陆续引进5家农业龙头企业、年产2000万袋的木耳菌包生产厂和1000吨的木耳分拣包装生产线,注册木耳品牌商标,研发挂面、啤酒、面膜等22类98项木耳加工产品,进一步提高了木耳产品附加值与村民收入。2023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9670元,相比四年前翻了一番。
牵引带动有“头雁”
站在村口抬头向山间望去,一家坐享幽静山景的智能化民宿依山傍水,迎接八方游人前来。再往村里走,“木耳大厨房”专门研发的20余道“木耳宴”菜品蒸腾着热气等待客人品尝。春天的樱花夹道、夏天的荷花满塘,远处的房车露营地、近处的儿童游乐场,都在欢迎游客们不仅来,更要留下来。假如唐代诗人王维再到终南“投人处宿”,也不需“隔水问樵夫”了,到金米落脚,吃喝玩乐一站式解决。
这一切得益于对乡村旅游的探索。村党支部副书记陈明明发现,由于产业结构单一,早期到村里参观学习的游客往往是看看就走,无法为群众带来更多收益。曾在浙江闯荡多年的他决心学习浙江乡村的发展经验,开民宿、办农家乐,通过发展旅游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村民增收。他牵头组建乡村旅游产业党小组,带动村民们开起了13家农家乐,一年收益达到120万元。
除乡村旅游产业党小组外,金米村还根据产业结构组建了木耳、中药材、水果、电商等产业党小组,村干部和全体党员编入党小组中,分工协作为群众服务。如今,党支部建在产业园区、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上,党员与群众结对子,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群众致富有了“主心骨”。
身处深山中,放眼天地间。这个“主心骨”团队眼界开阔、思维活络、敢拼敢闯,从上延安“补钙”,到赴余村“取经”,他们重视学习别处先进经验,形成了清晰的发展思路,领着金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班子有着很强的奉献精神和战斗力,不管有什么难事,他们都能团结大家齐心协力干。”小岭镇党委副书记符轩彬赞道。2021年6月,金米村党支部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疑难杂症“找支部”
每当遇到烦恼,村民们总爱找李正森来唠一唠。作为商洛市“优秀人民调解员”,李正森调解有尺度、办事有温度。他常叮嘱班子和党员:“不要把人分三六九等”“越是群众多的地方越不能绕道走”“做农村工作就是要耐住细烦”。
靠着这样的“耐烦”和挖掘掌握的一支支破解之钥,村上大大小小的矛盾纠纷、疑难杂症都被一一解决,村民们对村干部越来越信任。“现在群众对村上的隔阂减少了很多,大家都相信‘有事找支部’。”
近3年来,全村“零上访”,治安案件“零发生”,很多事情从“干部帮着干”转变为“干部带着干”,又变为“群众自己抢着干”,村民素质有了较大提升。村史馆门口的核桃树下,常有党员干部开展宣讲,村民积极参与学习,主动参加各类院落会、群众会,实现了既“仓廪实衣食足”,也“知礼节明荣辱”。
富口袋更富脑袋、和谐相融更有幸福笑容,是金米村“两委”班子深切的愿望。沿循着“党建强村、产业兴村、旅游富村”的发展思路,一路种下的“耳子”逐渐发出了新生活、新奋斗的芽,很快就要长出一茬新的“金”和“米”了。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