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坚持把党员教育培训作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从建强培训阵地、健全内容课程、注重发挥实效三个方面精准发力,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建强培训阵地,提升党员教育“硬实力”。构建“县级党校+乡镇党校+现场教学点+远程教育站点”的党员教育培训阵地体系,夯实基础保障。发挥县委党校“主渠道”作用,精心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按照“有教学设施、有组织机构、有师资队伍、有教学计划、有管理制度、有经费保障”的“六有”标准,建强乡镇党校,组织开展乡镇党校师资教学比赛,分批次组织好农村党员进党校参加培训。用好现场教学“活阵地”,统筹全县优势资源,打造北浴乡罗汉山红色教育研学基地等特色鲜明的现场教学点,涵盖党性教育、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六大类别。规范建设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将远程教育“固定学习日”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相结合,把优质教育培训资源送到基层一线。
丰富培训课程,增强教育培训“吸引力”。突出系统全面、务实管用、灵活多样,打造“1+7+X”党员教育课程体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首课、主课、必修课,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围绕党员教育7项基本任务,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块,积极调动党员学习积极性。根据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党员的特点和需求,分级分类开展专题培训。紧紧围绕省市关于农村党员冬训春训相关要求,结合全县实际情况和农村党员培训需求,第一时间安排部署,并将观看“安徽党员大课堂”和精品党员教育电视片纳入培训课程,确保冬训春训平稳有序推进。注重资源开发,聚焦宿松县各行业先进典型,拍摄制作党员教育电视片;精心策划长图海报,不断丰富党员教育课程库。
做实分类管理,激发为民服务“源动力”。深入推进党员分类管理工作,将全县党员按照在职党员、无职党员、流动党员和退休党员4类进行分类管理。“下沉式”管理在职党员,完善“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双联系双报到双服务”活动,组织县直机关在职党员入驻“宿事速办”社区工作站,并对在职党员作用发挥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定岗式”管理无职党员,结合各村实际,设立政策宣传、环境整治、森林防火等岗位,引导无职党员结合自身优势主动认领岗位,推动“无职”变“有职”。“跟踪式”管理流动党员,建立县乡村三级流动党员台账,做到流动党员底数清、情况明;同江苏、浙江等地区党组织签订双向管理、双向服务党建联建协议,不定期开展支部共建活动。“余热式”管理退休党员,先后在合肥、北京建立功能型党支部,与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街道工委组织部开展党组织共建共享,组织在外离退休党员集中过组织生活,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