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铜陵市坚持充分发挥党校在开展基层党员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在强化阵地建设、优化培训师资、丰富课程设置等方面持续发力,持续激活党员教育“神经末梢”。
强化阵地建设,建好党员教育“根据地”。强化顶层设计,树立开放共享、系统整合理念,深入推进“县级党校(行政学校)分类建设计划”,按照有工作机构、有场地设施、有课程体系、有师资队伍、有规章制度、有经费保障等“六有”标准,规范建立乡镇党员教育培训中心,完善补齐县区党校办学短板,高标准推动乡镇党校建设,发挥特色优势,力争“一校一品”,依托本地资源禀赋,深入挖掘利用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纪念馆等本土资源,打造现场教学点110余个,以“串珠成链、编织成网”的方式,构建现场教学矩阵。坚持完善工作责任体系,推动市、县、乡党员教育培训师资、教材、实践教学点、阵地等资源共建共享,打造朝山村、大院村两个省级乡村干部实训基地,让基层党员在家门口“充电赋能”,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优化培训队伍,壮大多元师资“生力军”。坚持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育工作者队伍,按照“专兼结合、内培外聘、三级联动”的原则,主要从市委党校教师、党务工作者、劳动模范、致富带头人、业务骨干等人员中择优遴选,吸纳政治素质好、能力水平高、实践经验强的优秀同志,建立师资动态调整机制,依托“我是党课主讲人”“一片一课一实践”等特色品牌活动,动态选拔师资,不断加强基层党校师资力量。完善教师知识更新和实践锻炼制度,2024年以来,举办2期党校系统师资培训班,加强案例课程建设,深挖产业发展、基层社会治理两大主题,打磨“铜”字案例课,从政治理论、学员管理、授课技巧等方面进行赋能,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
丰富课程设置,点燃学用结合“新引擎”。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层分类设置课程,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课、主课、必修课,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培训重点优化调整相关示范培训班次设置,新开设农村流动党员、小区(网格)党组织书记、社区党组织成员等培训班,确保分类分级、全员培训、全面覆盖。坚持学以致用、学干融合原则,将教育培训与基层一线工作紧密结合,组织开展“送理论下基层”“田间课堂”,结合乡村实训基地打造精品课程,推动基层党员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