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枣阳市委组织部以系统性思维推动阵地建设与教育创新深度融合,构建“阵地筑基、教育铸魂、发展赋能”的良性生态,切实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提质增效的内生动力。
优化阵地体系,筑牢教育根基。构建“核心阵地+特色节点”的立体化网络,依据历史价值、教育功能对红色场馆分级分类,打造集党性教育、实践体验、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矩阵。通过“线上云展馆+线下体验馆”双轨并行,运用VR、AR等技术复原历史场景,开发“重走长征路”“党史知识擂台”等数字化产品,打破时空限制。通过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制定阵地使用率、课程更新率、学员转化率等评估指标,对低效场馆实施课程重组、功能迭代,确保阵地常建常新、常用常活。
创新教育模式,激活参与动能。针对不同群体需求精准施策,对领导干部突出“情境式教育”,在革命旧址设置“决策模拟沙盘”,通过还原历史事件锤炼政治判断力;对基层党员推行“实践式教育”,将红色课堂延伸至田间地头,结合乡村振兴开展“认领责任田”“结对帮扶”等行动;对青年党员创新“沉浸式教育”,开发党史音乐剧等跨界产品,以年轻化表达增强情感共鸣。同时,构建“学习—实践—反馈”闭环,运用大数据分析学习轨迹,通过“党性体检系统”生成个性化提升方案,推动教育成效可量化、可追踪。
深化融合发展,释放资源价值。红色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一方面,推进“红色+产业”融合,打造集教育培训、文创开发、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红色综合体。另一方面,创新“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机制,引入专业团队参与课程设计、场馆运营。更重要的是,将教育成果转化为发展实效,引导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项目建设中践行红色精神,形成良性循环。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