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拉大车”是当前基层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2024年以来,山西省朔州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采取有力措施,为“车”减负、为“马”赋能,取得明显成效。
聚焦“一号工程”,扎实开展减负赋能行动
坚持高位谋划。在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市委书记担任总召集人,组织召开协调机制全体会议、座谈会,一级做给一级看,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下“笨功夫”抓落实。
强化调研指导。协调机制召集人逐县现场办公,深入相关成员单位逐一盘点工作进展和存在问题;市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包县指导,协同分批次深入县乡村三级开展蹲点调研,进行明察暗访,现场督促解决问题。
抓实学习培训。举办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业务骨干培训班和工作专班培训班;赴太原市考察观摩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经验做法,学习借鉴典型,拓宽眼界思路。
抓基本强基础,推动各类资源下沉基层
坚持编随事走。在全市范围内,统筹调剂乡街编制资源,实现乡镇、街道编制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匹配、相适应。
整合网格资源。通过撤销部门自建网格、整合现有网格等方式,科学划分社区网格、农村网格和专属网格,构筑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域覆盖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
加强驻村帮扶力量。优化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选派管理,采取租赁民居方式为驻村干部建设“驻村家园”,打造“一懂两爱”驻村工作队。
推行“单位包小区、党员干部联户”机制。机关事业单位包联小区,机关党员干部包联居民,常态化组织在职党员进小区服务居民群众。
明权责卸包袱,上下联动落实减负任务
优化乡街行政执法。组织赋权乡街行政执法事项动态调整,调整后,平均承接执法事项26项,减负率52.73%,有效提升基层行政执法事项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规范村社组织机制牌子。建立健全村社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实现村社工作事项权责明晰、工作机制精简高效的局面。清理规范村社区牌子,实现统一外部挂牌、减少内部挂牌、规范制度机制、集中荣誉奖牌的目标。
加强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明确市级执法队力量下沉市政府驻区开展执法活动,通过市属区管、包联乡镇、“吹哨报到”等方式,推动执法力量下沉。
坚持党建引领,引导各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
深化“双书记引领”工程,助力小区“五有”建设。推动以退休党员干部为主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市县单位包联干部担任第一书记的“双书记引领工程”,选配小区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建立健全“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平急结合机制、“民呼我为、接诉即办”快速响应机制、“上下联动、多方参与”优化服务机制,充实小区治理力量。
探索社区嵌入式服务,办好群众民生实事。坚持公益性与市场化相结合,紧扣居民实际需要特别是“一老一小”等重点,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推出一批嵌入式托育、养老等服务项目,切实做到温暖人心、凝聚人心。
推进党建联建共建,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街道社区全部建立兼职委员制,制定完善与驻区单位、行业党组织的需求、资源和项目“三项清单”。创建快递行业“红速先锋”等“一行一品”党建品牌,推动新就业群体到党群服务中心报到备案,引导其在异常情况预警、突发事件直报、社情民意传递等方面发挥作用。
突出数字赋能,加强基层治理信息化建设
朔州市各级各部门积极探索以数字赋能基层治理模式,推动信息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一线。举办全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培训班,学习运用人工智能软件提高党建工作质量的创新思路。怀仁市成立物业事务中心,设置便民服务系统、物业管理系统等智能模块,配套热成像火情警报、高空抛物坠落报警、人流量统计等功能。同时将政法系统的12319雪亮工程等统一接入物业事务中心数据平台,通过数据平台、便民热线实时跟踪管理,实现信息共享、联动共治。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