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积极探索“1+5+N”党员分类教育培训模式,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精准教育为重点、以发挥作用为目的,分类制定简便易行、务实管用的措施办法,推动党员教育培训水平整体提升。
出台1个总体实施意见,确保党员分类教育有遵循
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积极适应党员队伍多样化、差异化特点,出台《关于深化“淬火成钢”品牌建设在各领域开展党员分类教育培训的实施意见》,开展“学习钢好”行动计划,将全区党员划分为农村党员、城市社区党员、“两新”组织党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流动党员5个类别,分别制定各领域务实管用的差异化教育培训规范指引,征求基层党组织意见建议,形成党员分类科学、课程内容精准、教育培训灵活的工作格局,切实增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划分“5”个类别,确保党员分类教育有方向
一是农村党员教育突出“差异化”。将农村党员细分为在村任职党员、在村务农(工)无职党员、外出务工(商)党员、年老体弱党员,结合党员集中轮训科学制定分类培训方案、培训课程,区级突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等群体的培训,街道(功能区)抓实抓细对普通党员的轮训。紧盯农村党员实际,实行“点单式”授课,探索开设党的创新理论、农村党建工作实务、产业发展、村庄治理等5类课程,通过党员分批、课程分设、路线分离,精准满足农村党员培训需求和兴趣。针对白天离开辖区在外务工或经商的党员,探索打造“党员夜校”“周末党校”,邀请行业党委书记、相关领域专家围绕新媒体平台实操技巧、农村电商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内容进行授课,持续提升党员教育培训质效。
二是社区党员教育突出“专业化”。聚焦城市社区党员需求,突出履职能力、社区治理能力等方面的专业化培训,开展好基层大讲堂、先锋月训等活动,每年对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社区工作者全覆盖集中轮训,探索打造“名书记讲堂”“我的社区我来讲”等系列特色课堂,引导社区党组织书记深入交流、互学互鉴、共同提高,整体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鼓励街道(功能区)根据社区地理位置、功能配套、党员数量等情况,探索打造片区党校,实现联片社区党员集中教育培训。针对已从单位退休,且组织关系从原单位党组织转入居住地所在社区党组织的党员,引导其发挥优势特长,力所能及地开展矛盾调解、红色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激发离退休党员参与教育培训主动性、积极性。
三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教育突出“规范化”。聚焦区直机关、中小学校、区属企业等领域党员,坚持抓住“关键少数”、教育好“绝大多数”。一方面,区委组织部会同区委党校系统梳理本系统党员领导干部参训情况,以提高政治素质、增强党性修养为根本,以提升专业能力为重点,制定调训计划,抓好党员领导干部的“头雁式”培训;另一方面,每年7—8月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党员集中培训月活动,抓好对普通党员的“全覆盖”培训,鼓励教育工委利用寒暑假有利时机,推进教育系统党员进党校常态化培训。
四是“两新”组织党员教育突出“精准化”。面向“两新”组织的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党员等,开展专业化、系统化培训,推进“两新”组织党员素质能力全面提升。持续开展“百千万提升”工程示范点党员出资人(党组织书记)培训。打造“企业家谈党建”栏目,以“书记讲给书记听”的方式,培养“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宣讲员。定期选派“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到街道、村(社区)挂职锻炼,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暖新驿站等阵地,开辟“红色学习角”,组织开展小型分散、灵活便捷、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采取企业“小广播”、十分钟“微宣讲”等方式,开设以党务知识、技能提升等为内容的“车间一刻钟微课堂”,促进党务知识与业务知识的深度融合。
五是流动党员教育突出“常态化”。坚持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党组织配合的联动培训方式,着力解决流动党员流动性大、分散性广等问题。针对流出到其他地区的党员,做好信息摸排,组建流动党员微信群,实行动态维护、及时更新。抓住返乡契机,举办流动党员座谈会、茶话会、返乡创业交流会等活动,听取他们对家乡建设的意见建议,引导他们返乡创业、反哺家乡。对于流出到外地的党员,以“山东党员网络学院”为学习平台,线上开设流动党员专题培训班,科学设置培训课程,规定学习时限和学时任务,点对点发送到流动党员微信群。同时,创新搭建各类作用发挥载体,引导外来流动党员加入党员志愿服务队、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在基层治理一线亮身份、当先锋。
制定“N”种措施,确保党员分类教育有保障
为做好党员分类教育培训工作,钢城区委组织部从责任落实、工作推进、资金保障、督导评估等方面制定N项措施,不断提升各领域党员教育培训的精准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一是健全组织领导。建立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纪委、宣传等部门各司其职的党员教育培训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1次联席会议,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培训责任体系。二是坚持先行先试。围绕主城区、城乡结合部、偏远农村,选取街道试行农村、社区、“两新”组织等领域党员分类教育培训。试点过程中,区委组织部统筹制定培训计划、课程设计等N项制度措施,推动集中培训走向常态、日常教育更加规范。三是举办示范班次。每年区级层面举办农村、社区等领域基层党员骨干示范培训班,组织全区农村、社区等基层一线表现优秀的普通党员参加培训,通过区级示范培训的方式带动全区开展基层党员轮训工作。四是加强资金保障。把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区街两级财政预算,形成以财政经费为主、留存党费补充为辅的经费来源机制。对街道党校举办集中培训班次所需费用进行科学测算,制定规范的培训指引和费用标准,通过“多办多补、少办少补”的原则,从区管党费给予相应比例扶持。五是强化督导评估。按照“分类施策、注重实效”原则,综合采用自评与抽评、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党员分类教育培训的刚性监督。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