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紧扣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新要求,从提升教育质效、整合培训资源、强化担当作为三个维度精准发力,通过将党员教育培训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任务有机融合,构建起系统性、差异化的培养模式,切实将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为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与人才支撑。
健全机制严改革,推动教育质效双增
双线并进拓广度。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培训体系,每年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充实乡村人才、后备干部;分类培训村(社区)“两委”干部,普遍轮训农村党员。创新线上对话界面,按月推送党员教育培训视频资源包,坚持“会前半小时”学习制度;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制度,采取线上直播授课、线下异地送教的方式,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学、流而有教”。
学用融合深厚度。通过党员自学、干部领学、支部集中学等方式,开展系统理论和党性教育培训。持续推动城乡基层党组织共学共建,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联合举办主题党日,协调解决民生关注、设施建设等实际问题。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担任基层宣讲员,开展理论宣讲,党员轮流上台讲“微党课”。
知行合一提精度。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计划生成机制,每年开展培训需求调研,根据各单位反馈意见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班次。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优势,与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党员培训、理论课程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组织各类党员干部开展“田间课堂”“车间课堂”“板凳会议”,到廉政教育基地、先行地区考察学习,实现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的有机融合。
强化引领树标杆,促进资源集约共享
聚优资源铸精品。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打造红色资源场馆,建立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和现场教学点,编写本地特色精品课程。依托全县支柱经济产业建立党员教育科教综合性示范基地、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农民大学生实践培训基地,实现典型示范从自由生长到精研细培的深刻转变。
红音传颂构矩阵。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课开讲啦”等载体,融入安化红色历史,用身边人、家乡事,激励教育党员干部。发挥安化红色遗址众多、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打造“红色安化”革命史陈列馆,推出主题党日精品线路,形成红色教育矩阵,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党性教育提供便捷的载体。
榜样引领强动能。常态化开展身边的榜样学习活动,拍摄微党课视频。创新制作“三长帮帮通”系列动漫短视频,引导群众熟悉政策,用好政策,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欢迎和认可。
统筹资源强保障,激发担当作为动能
严格组织生活,增强归属感。以“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为载体,创新“三讲四育五促”主题党日模式,坚持“讲好一课、观好一片、干好一事”,结合传统节日和当地习俗,让组织生活“活起来”,不断增强主题党日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参与组织生活成为党员的行动自觉。
服务中心大局,激发参与感。坚持党建质效化工作理念,积极引导党员群众主动投身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一线;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成立党员突击队,深入开展“项目一线党旗红”活动和“敲门行动”;南金乡组织有采摘技术的党员“护橘”小分队,解决库区橘农采摘、运输、销售等方面“急难愁盼”问题。
聚焦群众所需,提升幸福感。采取以奖代投的方式,建立基层党校和党员夜校,形成“多点开花”的党员教育阵地。将村民服务中心用好用活,利用远教设备开办健康知识讲座、举办文娱活动。开展“四村联创”建设和美乡村行动。创新“三长制”三三工作法,召开屋场会、动员会。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