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李柏霖:“田野诗班”的春天

微信扫一扫 ×

  2024年的央视春晚上,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为全国观众精彩演绎了“年”的故事。温暖的歌声、纯真的笑脸、真挚的诗句……很多人想不到,这群自信而多才多艺的孩子,来自湖南湘西的大山。

  离开了聚光灯,李柏霖和孩子们又恢复了日复一日的乡村生活。她说,和孩子们在一起,陪着他们成长,这种踏实和快乐是无可替代的。

  1996年,李柏霖出生在湖南省会同县的一个农家。在国家扶贫政策的资助下,初中毕业后,她成了一名免费师范生。2017年,李柏霖成了粟裕希望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

  一次课堂上,李柏霖让学生给父母写信。一个孩子歪歪扭扭地写道:“爸爸患癌症去世了,因为欠了债,妈妈又出去打工了,把我和弟弟留在了家里,妈妈,我真的好想你。”那一刻,李柏霖心里一阵酸楚。

  粟裕希望小学有1300多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超过了学生总数的一半。面对众多留守儿童,李柏霖开始思考,该带给乡村的孩子们什么样的教育。

  一天,李柏霖教二年级的学生仿写比喻句,一个小女孩突然写下了一句:棉花吐出了丰收。李柏霖眼前一亮,乡村教育应该有自己的风格和方法,她决定带孩子们写诗。

  一开始,孩子们不知道什么是诗,李柏霖告诉他们,诗就是心里想说的话、想唱的歌。她带着孩子们走出教室,来到大自然中,在童言童语的美好里,生活绽放出最美丽的模样。

  李柏霖陪伴着孩子们成长,用诗歌叩开他们封闭的心扉。为了鼓励孩子们写诗,2017年,在校党委的支持下,李柏霖成立了“田野诗班”。孩子们用诗歌诉说心事,性格变得开朗,学习热情也随之高涨,成绩越来越好。

  2023年,李柏霖公费师范生服务期满。自从结婚后,李柏霖和爱人就把家安在了几百公里外的另一个城市。要不要离开会同,结束和爱人、孩子两地分居的生活呢?思来想去,李柏霖还是留了下来。

  8年时间,2000多篇诗歌,李柏霖用诗歌点亮了留守儿童的“心灯”。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6日 10:38      来源:共产党员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