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7年的某个深夜,一间斗室,纸片散落一地。陷入沉思的马克思一刻不停地抽着烟,时不时喝些柠檬水。由于思考过度和精神高度紧张,他后来不得不长时间服药治疗。
用马克思的话说,这是为了“在洪水到来之前至少把一些基本问题搞清楚”,以便让工人阶级认识到资本主义其实并不神秘。恩格斯在同一时期也表达了对危机的高度关注,他甚至说,“危机像海水浴一样对我的身体有好处”。
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什么对这次危机这么关注呢?这和马克思一直从事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工作有关。《资本论》其实就是在1857年10月到1858年3月这段时间马克思所写的经济学手稿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后来在一封信中谈到《经济学手稿》时,说这是他从1843年到1858年这十五年中他“一生的黄金时代的研究成果”。他要让那些处于底层社会的人透过自己的文字搞清楚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会发生经济危机这样的怪现象。他还要广大劳动者认识到,正是劳动阶级自己捏住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七寸”,要在关键的历史时刻予以狠狠地打击。所以他的这项工作犹如闪电一样,照亮了资本主义古典经济学的整个夜空,让它的缺陷暴露无遗。马克思正是用了他独创的批判大法,成功预言到了1857年的这场危机。
狄更斯的《双城记》首次出版于1859年,他在书的一开头就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看法,他说:“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马克思也有非常类似的说法,在那个资本主义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
劳动人民的普遍贫困,相比于狄更斯文学化的语言,马克思的说法更加直接。他要戳破资本家的谎言,指出这个世界的另一半真相。所以他直接道出了资本家赚钱的秘密。他不再相信资产阶级所谓天赋人权的论调,这种论调不过是一个虚幻的伊甸园。在这个伊甸园里,也就是劳动力买卖的流通领域或商品的交换领域是发现不了自由、平等这些价值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马克思正是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这种最大的不公平,才要为工人走出这种悲惨境遇而鼓与呼。
与马克思所在的那个资本还处于原始积累阶段、人民普遍贫困的时代不同,我们生活在物质富裕的时代。但是市场竞争的法则一样,资本为榨取剩余价值无限扩张的本性也一样。我们应该反躬自问的是,在消费主义日益横行的时代,为什么很多人还是会抱怨自己活得其实并不幸福呢?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龄单身青年有时会被迫参加一些“相亲”活动。在很多场合,这样的“相亲”其实就是把幸福感、安全感量化的产物。人们将一个人的能力外在化为物质性的房子、车子和稳定的收入。在他们看来,没有这些作为保证,根本就不配谈爱情。请大家认真想想,如果人人都信奉金钱万能,这将会带来什么样后果呢?当人的生命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例如爱情、自由和公平,都可以贴上价格标签出售的时候,它们会不会跟着变质了呢?马克思的批判方法正是启发人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这个世界,去主动地建构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心灵世界。